今天,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搭载小米玄戒O1两款旗舰,小米手机15s pro和小米OLED平板Pad 7 ultra。小米将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今年2月,联发科技CEO蔡力行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或将外挂联发科基带芯片。根据他的透露,ARM和小米正在促成一项AP芯片的研发项目,联发科也有参与,并提供调制解调器芯片。此前据外媒WCCFtech报道,
关键字:
小米 自研 3nm 芯片
小米最近在宣布其自主开发的智能手机 SoC 芯片 XRING 01 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中国媒体《明报》报道,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 5 月 19 日在微博上透露,该芯片采用 3nm 工艺制造,这标志着中国公司首次成功实现 3nm 芯片设计的突破。这家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加大其芯片开发力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小米计划在至少 10 年内投资近 70 亿美元用于芯片设计。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周一在微博上发文透露了这一投资数字。报告指出,小米发言人补充说,这项 500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 69.4 亿美元)的投资
关键字:
小米 3nm SoC
5月20日消息,雷军之前已经宣布了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而它可能只是一个代号,最终的成品或许会有多个版本。如果熟悉芯片设计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厂商在规划一款芯片设计时,必然会有多款相关版本的衍生,所以这更像是一个大类,而非具体到一个型号。有网友发现,Geekbench 6.1.0上出现了小米新机的跑分成绩,而主板信息显示为"O1_asic",从跑分上看,该机的单核跑分最高 2709、多核跑分8125,比高通骁龙8 Gen 3 的成绩还要高一些,可以说表现亮眼。跑分页面还显示,该处理器的C
关键字:
小米 自研芯 10核 3nm 超骁龙8 Gen 3
5月19日,雷军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即将亮相。小米将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回顾了小米第一代自研手机SoC“澎湃S1”的失败经历,从2014年9月立项,到2017年正式发布,“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暂停了SoC大芯片的研发,转向了“小芯片”路线。包含了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等“小芯片”,在不同技术赛道中慢慢积累经验和能力。直到2021年初,小米宣布造车的同时,还在内部重启“大芯片
关键字:
小米 玄戒 3nm SoC 芯片
瑞萨电子将设计印度首款3nm 芯片
关键字:
3nm 瑞萨
据外媒wccftech报道,高通计划在2025年9月举办的年度骁龙技术论坛上推出新一代旗舰处理器Snapdragon 8 Elite Gen 2。这款处理器预计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纳米节点制程N3P打造,相较于前代产品,其性能将有显著提升。Snapdragon 8 Elite Gen 2将配备全新的Adreno 840 GPU和NPU,其中NPU的处理速度预计达到100TOPS,是Snapdragon X Elite NPU性能(45TOPS)的两倍以上。性能提升的部分原因在于暂存内存容量增加至16MB,使
关键字:
高通 骁龙 3nm
4月26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北美技术论坛上,台积电首次公开了N2 2nm工艺的缺陷率(D0)情况,比此前的7nm、5nm、3nm等历代工艺都好的多。台积电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只是比较了几个工艺缺陷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台积电N2首次引入了GAAFET全环绕晶体管,目前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2个季度,也就是要等到年底。N2试产近2个月来,缺陷率和同期的N5/N4差不多,还稍微低一点,同时显著优于N7/N6、N3/N3P。从试产到量产半年的时间周期内,N7/N6的综合缺陷率是最高的,N3/N3P从量产开始就低得多了,
关键字:
台积电 N2 2nm 缺陷率 3nm 5nm 7nm
去年末有报道称,小米即将迎来了自己的SoC,已完成了其首款3nm自研芯片的流片工作,剩下唯一的步骤就是与代工合作伙伴确定订单,批量生产自己设计的芯片。小米曾在2017年推出了澎湃S1,搭载于小米5c,对SoC并不陌生。据Wccftech报道,虽然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或许不能采用台积电(TSMC)最新的制造工艺,但最新消息指出,相关的管制措施暂时没有影响到小米,该款SoC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不过与之前的消息有些不同,小米的自研芯片采用的并非3nm工艺,而是4nm工艺,具体来说是N4P。小米的SoC在C
关键字:
小米 SoC 3nm 自研芯片 台积电 TSMC
3月3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位于新竹和高雄的两大台积电工厂将是2nm工艺制程的主要生产基地,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进入全面量产阶段。在前期试产中,台积电已经做到了高达60%的良率表现,待两大工厂同步投产之后,月产能将攀升至5万片晶圆,最大设计产能更可达8万片。与此同时,市场对2nm芯片的需求持续高涨,最新报告显示,仅2025年第三、四季度,台积电2纳米工艺即可创造301亿美元的营收,这一数字凸显先进制程在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作为台积电的核心客户,苹果将是台积电2nm工艺制程的首批尝鲜者,预计iP
关键字:
台积电 2nm 量产 苹果首发 晶圆 GAAFET架构 3nm FinFET
据外媒报道,英特尔确认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其位于爱尔兰莱克斯利普的Fab 34量产3nm芯片。据了解,Intel 3是该公司的第二个EUV光刻节点,每瓦性能比Intel 4工艺提高了18%。Intel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表示,该工艺于2024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完成首批量产,2025年产能将全面转至爱尔兰莱克斯利普工厂。据介绍,英特尔同步向代工客户开放Intel 4/3/18A及成熟制程7nm / 16nm工艺。此外,该公司还与联电合作开发12nm代工工艺。英特尔还表示:基于Intel 18A工艺的客户端处理器Pa
关键字:
英特尔 3nm Fab 34 14A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据悉,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发除了突破性的固态DUV(深紫外)激光,可发射193nm的相干光,与目前主流的DUV曝光波长一致,能将半导体工艺推进至3nm。据悉,ASML、佳能、尼康的DUV光刻机都采用了氟化氙(ArF)准分子激光技术,通过氩、氟气体混合物在高压电场下生成不稳定分子,释放出193nm波长的光子,然后以高能量的短脉冲形式发射,输出功率100-120W,频率8k-9kHz,再通过光学系统调整,用于光刻设备。中科院的固态DUV激光技术完全基于固态设计,由自制的Yb:YAG晶体放大器
关键字:
DUV光刻机 3nm
3月21日消息,投资公司GF Securities在报告中称,iPhone 18系列搭载的A20芯片将会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N3P制造,对此,分析师Jeff Pu予以反驳,称A20芯片基于台积电2nm制程打造,苹果使用3nm的消息可以被忽略了。据悉,台积电已经开始了2nm工艺的试产工作,该项目在新竹宝山工厂进行,初期良率是60%,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阶段。之前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2025年台积电2nm月产能将从今年的1万片试产规模,增加至5万片左右的量产规模。由于产能爬坡以及良率
关键字:
3nm iPhone 18 台积电 2nm 工艺制程 A20芯片
为了解决边缘传统和 AI 计算的重大功耗挑战,Ambiq 发布了 Apollo330 Plus 片上系统 (SoC) 系列。它提供了一组丰富的外设和连接选项,以在边缘推动始终在线的实时 AI。该系列继基础 Apollo330 Plus、Apollo330B Plus 和 Apollo330M Plus 之后,提供 250-MHz Arm Cortex-M55 应用处理器等功能,采用 turboSPOT 和 Arm Helium 技术。还包括 48/96MH
关键字:
SoC 边缘设备 实时 AI Apollo330 Plus
3 月 6 日消息,OpenAI于2月28日推出 GPT-4.5 AI模型“研究预览版”,号称交互更自然,知识库更广,更能理解用户意图,并且“情商”更高。OpenAI 今日宣布,已向 ChatGPT Plus 用户推出 GPT-4.5,比预期更早。据官方介绍,GPT-4.5
最先面向 ChatGPT Pro 用户开放,现在起将陆续扩展至 Plus 和 Team 用户,然后再推广至 Enterprise 和 Edu
用户。此外,该模型还将在微软Azure AI Foundry平台上与Stabilit
关键字:
OpenAI GPT-4.5 ChatGPT Plus 开放
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铠侠株式会社,,今日宣布推出 EXCERIA PLUS G4 固态硬盘系列。该系列专为追求更高性能的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而设计,在提高生产力和降低能耗的同时,带来更佳的 PC 体验。新的SSD系列即将在中国市场上市。EXCERIA PLUS G4系列采用新一代 PCIe 5.0 接口,顺序读取速度高达 10000MB/s,顺序写入速度高达 8200MB/s(2) (2TB 版本),可完美应对高性能游戏和视频编辑的需求。在该系列中,铠侠尤为注重优化产品的能耗和散热性能。与上一代产
关键字:
铠侠 PCIe 5.0 EXCERIA PLUS G4 固态硬盘
3nm plus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3nm plus!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3nm plus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3nm plus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