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形机器人集成了许多子系统,包括伺服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 (BMS)、传感器系统、AI 系统控制等。如果要将这些系统集成到等同人类的体积内,同时保持此复杂系统平稳运行,会很难满足尺寸和散热要求。人形机器人内空间受限最大的子系统是伺服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与人类相似的运动范围,通常在整个机器人中部署大约 40 个伺服电机 (PMSM) 和控制系统。电机分布在机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例如颈部、躯干、手臂、腿、脚趾等。该数字不包括手部的电机。为了模拟人手的自由操作,单只手即可能集成十多个微型电机。这些电机的电源
关键字:
GaN FET 人形机器人
ROHM宣称其新型SiC模块已「达到业界顶级水平」,这使得安装面积显著减少。
关键字:
SiC 功率器件 ROHM
4月22日下午,格力电器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相比过往历次股东大会都被安排在格力地产总部办公楼,本次股东大会首次被安排在格力电器珠海碳化硅芯片工厂举行。据悉,该工厂自2024年投产以来,其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家用空调中的装机量已经突破100万台。SiC材料具有高耐压、高频率、高效率等优势,能够显著提升空调的能效。搭载SiC芯片后,空调的电能转换效率得到优化,制冷制热效果增强,实现能耗降低,同时可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能耗,增强格力空调的市场竞争力。格力该工厂是全球第二座、亚洲首座全自动化6英寸碳化硅
关键字:
格力 家用空调 SiC
_____在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氧化镓器件凭借其独特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我们有幸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教授黄文海教授,围绕氧化镓器件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测试测量挑战展开深入交流。香港科技大学在氧化镓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涵盖了材料生长、器件设计、性能优化和应用开发等多个方面。通过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港科大团队不仅推动了氧化镓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黄文海教授的团队主要致力于氧化镓器件全链条的研究。在材料生长方面,聚焦优化晶体生长工艺,通过改进熔体生长技术,成
关键字:
香港科技大学 氧化镓器件 GaN
近日,清纯半导体和VBsemi(微碧半导体)分别推出了其第三代碳化硅(SiC)MOSFET产品平台,标志着功率半导体技术在快充效率、高功率密度应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01清纯半导体推出第3代SiC MOSFET产品平台4月21日,清纯半导体官微宣布,推出第3代碳化硅(SiC)MOSFET技术平台,该平台首款主驱芯片(型号:S3M008120BK)的常温导通电阻低至8mΩ,比导通电阻系数Rsp达到2.1
mΩ·cm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source:清纯半导体(图为清纯半导体1、2、3代产品比电阻Rs
关键字:
清纯半导体 微碧半导体 第3代 SiC MOSFET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推出CoolGaN™ G5中压晶体管,它是全球首款集成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业用氮化镓(GaN)功率晶体管。该产品系列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死区损耗提高功率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效率。此外,该集成解决方案还简化了功率级设计,降低了用料成本。集成肖特基二极管的CoolGaN™ G5晶体管在硬开关应用中,由于GaN器件的有效体二极管电压(VSD )较大,基于GaN的拓扑结构可能产生较高的功率损耗。如果控制器的死区时间较长,那么这种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导致效率低于目标值。目前功率器件设
关键字:
英飞凌 肖特基二极管 工业用 GaN 晶体管
碳化硅 (SiC) 正在接管电动汽车中的三相牵引逆变器,将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用于控制电机的交流电。但是,由于 SiC 能够处理更高的电压、更好的散热和更快的开关频率,因此也适用于更紧凑的电动机中的三相逆变器。其中包括数据中心的电子换向 (EC) 冷却风扇,这些风扇消耗了更多的电力来运行 AI 训练和推理,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热量。onsemi 推出了第一代基于 SiC 的智能功率模块 (IPM),与 IGBT 相比,为这些冷却风扇带来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1,200 V 模块基
关键字:
SiC 数据中心 冷却风扇 高密度电源 安森美
如今所有东西都存储在云端,但云究竟在哪里?答案是数据中心。我们对图片、视频和其他内容的无尽需求,正推动着数据中心行业蓬勃发展。国际能源署 (IEA) 指出,[1]人工智能 (AI) 行业的迅猛发展正导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预计在 2022 年到 2025 年的三年间,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翻一番以上。 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给早已不堪重负的老旧电力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亟需大规模的投资升级。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这种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字:
SiC MOSFET AI数据中心 电源转换能效
碳化硅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坚硬和复杂的材料。用于制造 SiC 功率半导体的晶圆生产利用制造工艺、规格和设备的密集工程来实现商业质量和成本效益。必要性与发明宽禁带半导体正在改变电力电子领域的游戏规则,使系统级效率超越硅器件的实际限制,并带来额外的技术特定优势。在碳化硅 (SiC) 的情况下,导热性、耐温能力和击穿电压与通道厚度的关系优于硅,从而简化了系统设计并确保了更高的可靠性。由于它们的简单性,SiC 的孕育使二极管领先于 MOSFET 进入市场。现在,随着技术进步收紧工艺控制、提高良率并
关键字:
SiC
新闻亮点:新款发布的具有电源路径保护功能的 48V 集成式热插拔电子保险丝简化了数据中心设计,助力设计人员达到 6kW 以上的功率水平。新型集成式氮化镓 (GaN) 功率级采用行业标准的晶体管外形无引线 (TOLL) 封装,将德州仪器的 GaN 和高性能栅极驱动器与先进的保护功能相结合。中国上海(2025 年4 月 9 日)—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于今日推出新款电源管理芯片,以满足现代数据中心快速增长的电源需求。随着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 (AI) 的采用率越来越高,数据中心需要更
关键字:
德州仪器 GaN 数据中心 电源管理芯片 保险丝
安森美 (onsemi)cascode FET (碳化硅共源共栅场效应晶体管)在硬开关和软开关应用中有诸多优势,SiC JFET cascode应用指南讲解了共源共栅(cascode)结构、关键参数、独特功能和设计支持。本文为第一篇,将重点介绍Cascode结构。Cascode简介碳化硅结型场效应晶体管(SiC JFET)相比其他竞争技术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给定芯片面积下的低导通电阻(称为RDS.A)。为了实现最低的RDS.A,需要权衡的一点是其常开特性,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栅源电压,或者JFET的栅
关键字:
cascode FET SiC
Nexperia正式推出一系列性能高效、稳定可靠的工业级1200 V碳化硅(SiC) MOSFET。该系列器件在温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采用创新的表面贴装 (SMD) 顶部散热封装技术X.PAK。X.PAK封装外形紧凑,尺寸仅为14 mm ×18.5 mm,巧妙融合了SMD技术在封装环节的便捷优势以及通孔技术的高效散热能力,确保优异的散热效果。此次新品发布精准满足了众多高功率(工业)应用领域对分立式SiC MOSFET不断增长的需求,该系列器件借助顶部散热技术的优势,得以实现卓越的热性
关键字:
Nexperia SiC MOSFET
Nexperia近日宣布其E-mode GaN FET产品组合新增12款新器件。本次产品发布旨在满足市场对更高效、更紧凑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新型低压和高压E-mode GaN FET适用于多个市场,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服务器/计算以及电信,尤其着重于支持高压、中低功率以及低压、中高功率的使用场景。自2023年推出E-mode GaN FET以来,Nexperia一直是业内少有、同时提供级联型或D-mode和E-mode器件的供应商,为设计人员在应对设计过程中的不同挑战提供了更多便捷性。Nexperia
关键字:
Nexperia GaN FET
商用的Si MOSFET耐压普遍不超过900V,而SiC拥有更高的击穿场强,在结构上可以减少芯片的厚度,从而较大幅度地降低MOSFET的通态电阻,使其耐压可以提高到几千伏甚至更高。本文带你了解其静态特性。1. 正向特性图1显示了SiC MOSFET的正向通态特性。由于MOSFET是单极性器件,没有内建电势,所以在低电流区域,SiC MOSFET的通态压降明显低于Si IGBT的通态压降;在接近额定电流时,SiC MOSFET的通态压降几乎与Si IGBT相同。对于经常以低于额定电流工作的应用,使用SiC
关键字:
三菱电机 SiC MOSFET
3月14日, “2025 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创新大会”(ICIC 2025,以下同)在深圳举行。本届大会汇聚600多位业界精英,就AI、机器人、边缘计算、氮化镓应用等话题展开了精彩探讨,首次在国内展示了英飞凌两款突破性技术——300mm氮化镓功率半导体晶圆和20μm超薄硅功率晶圆,彰显了英飞凌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解读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助力企业在低碳数字变革的浪潮中把握先机。2025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创新大会(ICIC 2025)在深圳举行2024年,
关键字:
英飞凌 MCU GaN
gan+si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gan+si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gan+si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gan+si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