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EV) 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对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尤其是对碳化硅 (SiC) 半导体的需求尤为强劲。事实上,至少在本世纪下半叶之前,SiC功率器件可能会供不应求。而随着 SiC 衬底应用于 SiC 功率器件,衬底质量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以提高器件性能、减少缺陷并增强可靠性?为了优化未来 SiC 功率器件的衬底特性,还需要哪些改进和发展?SiC的可靠性挑战SiC 是硅和碳的化合物,与硅相比有许多优点。SiC 芯片可以在更高温度下运行,并能有效处理更高电压,从而增强电动汽车的功率密度
关键字:
SiC 电动汽车 功率器件
第三代电力电子半导体SiC MOSFET:聚焦高效驱动方案相比传统的硅MOSFET,SiC
MOSFET可实现在高压下的高频开关。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SiC
MOSFET(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凭借高频、高功率、低损耗等卓越性能,SiC MOSFET驱动方案备受关注。然而,SiC
MOSFET的独特器件特性,也意味着它们对栅极驱动电路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将围绕SiC MOSFET的驱动方案展开了解,其中包括驱动过电流、过电压保护以及如何为SiC MOSFET选择合
关键字:
第三代半导体 SiC MOSFET 高效驱动 电力电子
Nexperia近日宣布,公司现推出业界领先的1200 V碳化硅(SiC) MOSFET,采用D2PAK-7表面贴装器件(SMD)封装,有30、40、60和80 mΩ RDSon值可供选择。这是继Nexperia于2023年底发布两款采用3引脚和4引脚TO-247封装的SiC MOSFET分立器件之后的又一新产品,它将使其SiC MOSFET产品组合迅速扩展到包括RDSon值为17、30、40、60和80 mΩ 且封装灵活的器件。随着NSF0xx120D7A0的发布,Nexperia正在满足市场对采用D2
关键字:
Nexperia SiC MOSFET D2PAK-7
Littelfuse公司是一家工业技术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动力。公司隆重宣布推出IX4352NE低侧SiC MOSFET和IGBT栅极驱动器。 这款创新的驱动器专门设计用于驱动工业应用中的碳化硅(SiC)MOSFET和高功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IX4352NE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独立的9A拉/灌电流输出,支持量身定制的导通和关断时序,同时将开关损耗降至最低。 内部负电荷调节器还能提供用户可选的负栅极驱动偏置,以实现更高的dV/dt抗扰度和更快的关断速度。 该驱动器
关键字:
SiC MOSFET IGBT 低侧栅极驱动器
SiC技术似乎已成为蔚来旗下新车型标配。蔚来在去年12月发布的行政旗舰车型ET9,搭载了蔚来自研自产的1200V SiC功率模块,以及面向900V的46105大圆柱电芯和电池包,单颗电芯能量密度高达292Wh/kg,充电效率达到5C,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充电5分钟,续航255公里。近日,蔚来旗下又一款搭载SiC技术的车型正式发布,这便是其全新品牌乐道的首款车型L60。据悉,乐道全域采用900V高压架构,包括电驱系统、热泵空调、辅助加热器(PTC)、车载充电机(OBC)、直流电压变换器(DC-DC)均为900
关键字:
Sic 新能源汽车 蔚来
Source:Getty Images/Natee Meepian英飞凌科技在5月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将为小米最近发布的SU7电动汽车供应碳化硅(SiC)功率模块HybridPACK Drive G2 CoolSiC和裸片产品直至2027年。英飞凌CoolSiC功率模块支持更高的工作温度。例如,基于该技术的牵引逆变器可以进一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英飞凌为小米SU7 Max车型提供两颗HybridPACK Drive G2 CoolSiC 1200 V模块。此外,英飞凌还为小米电动汽车供应了一系
关键字:
英飞凌 小米 SU7 智能电动汽车 SiC
近日,河南中宜创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宜创芯”)SiC半导体粉体500吨生产线成功达产,产品纯度最高达到99.99999%,已在国内二十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试用和验证。资料显示,中宜创芯成立于2023年5月24日,由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和平顶山发展投资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总投资20亿元,分期建设年产2000吨碳化硅半导体粉体生产线。项目一期总投资6亿元,年产能500吨,占地12000平方米,2023年6月20日开工建设,9月20日项目建成并试生产,9月30日首批产品出炉。预计达产后年产值5亿元,据悉
关键字:
中宜创芯 SiC
深耕于高压集成电路高能效功率变换领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rations近日宣布达成协议,收购垂直氮化镓(GaN)晶体管技术开发商Odysse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的资产。这项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7月完成,届时Odyssey的所有关键员工都将加入Power Integrations的技术部门。此次收购将为该公司专有的PowiGaN™技术的持续开发提供有力支持。PowiGaN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该公司的众多产品系列,包括InnoSwitch™ IC、HiperPFS
关键字:
Power Integrations Odyssey 氮化镓 GaN
德国顶级芯片制造商热衷于挖掘中国对特种半导体的需求。
关键字:
SiC 英飞凌
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2024全球SiC Power
Device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尽管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增速的明显放缓已经开始影响到SiC供应链,但作为未来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SiC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功率密度和效率极其重要的应用市场中仍然呈现加速渗透之势,未来几年整体市场需求将维持增长态势,预估2028年全球SiC
Power Device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1.7亿美金。Tesla和比亚迪是两个备受瞩目的BEV品牌,近期均报告了令人失望的销售数据,其中Tesla在1
关键字:
SiC 功率器件 TrendForce
近日,Transphorm与伟诠电子宣布推出两款新型系统级封装氮化镓(GaN)器件(SiP),与去年推出的伟诠电子旗舰GaN SiP一起,组成首个基于Transphorm SuperGaN平台的系统级封装GaN产品系列。新推出的两款SiP器件型号分别为WT7162RHUG24B和WT7162RHUG24C,集成了伟诠电子的高频多模(准谐振/谷底开关)反激式PWM控制器和Transphorm的150 mΩ和480 mΩ SuperGaN FET。与上一款240 mΩ器件(WT7162RHUG24A)相同,两
关键字:
功率半导体 氮化镓 GaN
IGBT和碳化硅(SiC)模块的开关特性受到许多外部参数的影响,例如电压、电流、温度、栅极配置和杂散元件。本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直流链路环路电感(DC−Link loop inductance)和栅极环路电感(Gate loop inductance)对VE‑Trac IGBT和EliteSiC Power功率模块开关特性的影响,本文为第一部分,将主要讨论直流链路环路电感影响分析。测试设置双脉冲测试
(Double Pulse Test ,DPT)
采用不同的设置来分析SiC和IGBT模块的开关特性
关键字:
杂散电感 SiC IGBT 开关特性
IGBT和碳化硅(SiC)模块的开关特性受到许多外部参数的影响,例如电压、电流、温度、栅极配置和杂散元件。本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直流链路环路电感(DC−Link loop inductance)和栅极环路电感(Gate loop inductance)对VE‑Trac IGBT和EliteSiC Power功率模块开关特性的影响,本文为第二部分,将主要讨论栅极环路电感影响分析。(点击查看直流链路环路电感分析)测试设置双脉冲测试
(Double Pulse Test ,DPT)
采用不同的设置来分析S
关键字:
IGBT SiC 开关特性
在之前一篇题为《功率电子器件从硅(Si)到碳化硅(SiC)的过渡》的博文中,我们探讨了碳化硅(SiC)如何成为功率电子市场一项“颠覆行业生态”的技术。如图1所示,与硅(Si)材料相比,SiC具有诸多技术优势,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它已成为电动汽车(EV)、数据中心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等许多应用领域中备受青睐的首选技术。图1.硅与碳化硅的对比众多终端产品制造商纷纷选择采用SiC技术替代硅基工艺,来开发基于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绝缘
关键字:
Qorvo SiC MOSFET
D类音频放大器参考设计(EPC9192)让模块化设计具有高功率和高效,从而可实现全定制、高性能的电路设计。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PC)宣布近日推出EPC9192参考设计,可实现优越、紧凑型和高效的D类音频放大器,于接地参考、分离式双电源单端 (SE)设计中发挥200 V eGaN FET器件(EPC2307)的优势,在4Ω负载时,每声道输出功率达700 W。EPC9192是可扩展的模块化设计,其主板配有两个PWM调制器和两个半桥功率级子板,实现具备辅助管理电源和保护功能的双通道放大器。这种设计的灵活性高,使
关键字:
GaN FET D类音频放大器
gan+si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gan+si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gan+si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gan+si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