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编辑观点 > 英特尔将如何抉择:被收购?接受投资?还是能独自成功转型?

英特尔将如何抉择:被收购?接受投资?还是能独自成功转型?

作者:陈玲丽 时间:2024-09-24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据外媒报道,近期与就整体收购事宜一事进行了接触,尚不清楚双方磋商细节,交易细节还远未确定,也并未提出正式报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接受的收购要约,这种规模的交易也会招致多国政府以及欧盟方面的反垄断审查,也就是交易仍存在很大的变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09/463141.htm

为了完成可能的交易,计划向其他买家出售的资产或部分股权。若交易达成,这将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并购案,超过微软2023年以75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将影响全球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目前,英特尔和高通双方代表都对洽购消息拒绝置评。

本月上旬,路透社曾报道称,高通管理层正在考虑收购英特尔部分设计业务的可能性,其个人电脑设计部门尤其令高通感兴趣。

高通为何想要英特尔?

“半导体业自始至终就是一个脚步快而又无情的行业,”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自传中说,“一旦落后,再赶上就很困难。”英特尔如今正陷入“恶性循环”,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利润压力,虽然削减支出有助于提高每股盈余和现金流,但难以解决根本上的挑战。一方面,随着芯片买家积极转向AI芯片,英特尔正目睹其传统产品业务受到侵蚀;另一方面,英特尔正在经历一场充满挑战且昂贵的代工模式转型。

英特尔在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呈现出全面亏损的态势,陷入“五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实现营收128.33亿美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为-16.54亿美元,远不及市场预期的-5.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14.73亿美元,同比转盈为亏,净亏损同比增加超过200%。同时,英特尔给出了令人失望的业绩指引,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25亿至135亿美元之间,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43.5亿美元。

虽然英特尔提出的IDM2.0战略,这种“混合模式”在产能分配与产线调整上更加灵活,将芯片代工业务独立运营出来,也更契合市场需求。但对于英特尔来说,芯片制造能力是独有的优势,但也意味着高投入和沉重的负担,晶圆厂建置成本极高。以英特尔目前在俄亥俄州兴建的两座晶圆厂为例,在2022年破土动工时,英特尔表示该项目投资为200亿美元,之后宣布再追加80亿美元的投资。

此外,ARM架构在PC市场的兴起对于英特尔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在AI PC对低功耗需求越来越强的背景下,高通已借助生成式AI浪潮尝试进入PC领域 —— 于今年6月发布了搭载基于ARM架构的骁龙 X系列AI PC芯片,又在9月4日发布了新款AI PC芯片骁龙 X Plus 8核。尽管英特尔仍然把持着PC端的头把交椅,但高通和AMD等公司也展现出了危及英特尔行业地位的实力,都可能在未来两年直接改变PC市场的格局。

高通加上已经推出的骁龙X Elite和骁龙X Plus 10核,在PC处理器领域的投资和产品已经可以支撑起从高端到中低端的多个细分市场。根据计划,高通还要加大PC芯片领域的投资,试图将其PC业务的出货数量增长到去年的3倍。

640-4.png

高通的核心业务主要是智能手机芯片,牢牢地掌控着高端手机芯片的市场份额,2024年第二季度,高通芯片出货量的市占率为31%。尽管高通在手机芯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增长的困境。

进入2021年,高通收购了由苹果芯片设计师创立的芯片公司Nuvia,这无疑又引起了业界对高通重回服务器市场的遐想。尽管Nuvia对智能手机和PC开发高端芯片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其成立之初的定位是一家服务器行业的技术供应商。

市值方面,今年以来,英特尔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约50%,截至23日收盘总市值约964.67亿美,仍不足1000亿美元;与之相比,高通目前的市值约1848.79亿美元,英特尔市值刚刚超过高通市值的1/2。如果能够成功收购英特尔,高通将同时在智能手机和PC两个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高通建立雄厚的PC和服务器芯片业务。

然而,由于因为反垄断方面的因素,这笔交易仍有很大可能性最终无法达成。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考虑到各国之后的反垄断调查,此并购案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如此看来,高通应该没有强烈动机去并购英特尔,此并购案若发生,对高通可说是灾难一场”。

他还认为,即便先忽略并购带来的溢价、衍生费用、债务承担与后续管理成本等,单从英特尔市值来看,此并购案对高通的财务压力极大,且对获利能力会有立即性的负面影响,净利率可能从现在的20%+降到个位数甚至亏损。高通在内部讨论中,对并购英特尔也抱着消极态度,这可能是因为某种“外力不可抗拒因素”的压力才去谨慎并被动评估并购的可行性。

微软首席工程师戈洛瓦洛夫则认为,高通的收购非常大胆,有可能收到奇效还称“2+1=10X”。他表示,这种级别的收购将“改变美国硬件行业格局,新的公司在PC端和移动端的产品竞争力都将得到提升”。

选择接受的投资?

另有最新消息称,美国知名资产管理公司 Global Management拟向英特尔开展50亿美元的类股权投资,投资金额或高达50亿美元。此举恰好发生在高通收购英特尔的提议传出后不久,英特尔高管正就此提议进行协商,双方针对股权投资的探讨仍处在早期阶段,相关的细节还未敲定,投资的规模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存在无法达成协议的可能。目前,阿波罗和英特尔的代表都拒绝置评。

640-5.png

如果Apollo和英特尔最终达成协议,就将是双方今年第二次达成投资方面的协议。今年6月4日,英特尔曾在官网宣布他们和Apollo达成了一份最终协议,Apollo管理的基金和旗下公司将斥资1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位于爱尔兰莱克斯利普Fab 34晶圆厂的49%的股权。

英特尔仍持有与Apollo合资的晶圆厂企业51%股份,继续拥有Fab 34晶圆厂及其资产的所有权和运营控制权,并将以成本+利润的形式从合资企业购买至少指定数量的晶圆。比起高通的收购,英特尔看起来更偏向于接受外部投资。知情人士透露称,英特尔高管一直在考虑阿波罗的提议。

出售全球房地产资产“只身”完成转型?

目前,英特尔仍占据数据中心CPU的主导地位,今年第二季度,英特尔控制了全球约76%的数据中心CPU出货量,AMD的份额约为24%。英特尔近年来始终在“以量取胜”,两家公司在数据中心CPU业务的收入持平,均为30亿美元左右,但出货量达到了AMD的三倍以上,利润远不如AMD。

AI PC产品的增加、Intel 4和3芯片晶圆从俄勒冈州工厂过渡至爱尔兰工厂的成本,以及其他非核心业务的费用等因素是导致毛利率暴跌的主要原因,营收的微降和毛利率的暴跌共同作用,使得英特尔陷入了更深的亏损泥潭。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阐述了对于下一阶段转型方面的准备,需要对近期在制造领域扩张的范围和速度进行一些调整:根据预期的市场需求,将暂停波兰和德国的项目约两年,仍致力于在美国进行生产投资,并推进在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和俄亥俄州的项目。

英特尔宣布将暂停股息支付、精简运营、大幅削减支出和员工数量:2024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研发、营销、一般和行政支出将削减至约200亿美元,2025年减至约175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继续削减;作为削减支出计划一部分的裁员,预计将裁减超过15%的员工,其中的大部分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除此之外,英特尔海正在实施计划,到年底前将持有的全球房地产资产出售三分之二左右,以尽可能地改善其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包括出售持有的Altera部分股份。

在新一轮AI浪潮中,英特尔仍未从人工智能的强劲趋势中充分获益。英特尔能否通过其新战略和产品组合在未来扭转局面将是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酷睿Ultra 200V系列,便是英特尔宣布“重大成本削减措施”后正式发布的首款处理器。英特尔提到了一个更务实的观点“伟大的AI PC,始于一台伟大的PC”,也许英特尔希望利用Ultra 200V为自己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

英特尔期待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能够发挥开放生态合作优势,围绕硬件、系统、软件等多维赋能,让“AI PC”能站得住脚,首批搭载新芯片的戴尔、华硕笔记本电脑很快将进入公开评测阶段。英特尔的新芯片最大的疑问就是能否表现出宣传的高性能?这对于英特尔现在的处境而言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末,ASML向英特尔交付了首台High-NA EUV;今年4月18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在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研发基地达成了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完成了业界首个商用High NA(高数值孔径)EUV的组装。

资料显示,High NA EUV的售价高达3.5亿欧元一台。根据英特尔的计划,High NA EUV将会首先会被用到Intel 18A的相关测试,以积累相关经验,最终会被用于Intel 14A的量产。

基辛格不久前还透露全球第二台High NA EUV光刻机即将进入英特尔位于美国奥勒冈州的晶圆厂。英特尔希望通过率先采用High NA EUV光刻机来实现对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的持续领先,最终在2030年前实现英特尔代工业务实现收支平衡的运营利润率,并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