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是不想玩晶圆代工了?半导体霸业板块位移在即
英特尔若退出晶圆代工领域,短期来看受益者是台积电和三星,从三强厮杀变成两者对峙,然长期来看,这局面恐让三星在晶圆代工领域有做大的机会,进而强化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实力,不利于台积电。

然而,最苦不堪言的,绝对是许多芯片设计公司,未来要面临高端制程的供应商越来越少、议价能力越来越低的窘境,更痛苦的是,许多芯片设计公司可能要被迫去找三星合作。
稍具规模的芯片设计公司除了主要的晶圆代工厂,一定会找寻第二供应商,通常主要的晶圆代工厂都是台积电,以往第二供应商的角色是联电,但联电已经不拼高端制程,因此这几年由三星、英特尔、GlobalFoundries 递补上第二供应商角色。
想想看,全球仅存的高端制程供应商除了台积电,就只剩下三星、英特尔、GlobalFoundries 可供应,现在英特尔不玩了,GlobalFoundries 又常常政策变来变去让客户担心,唯一有技术、有产能、有制程的代工厂只剩下三星,客户最后可能都迫于无奈非去韩国投片不可,这等于是让许多芯片厂进退两难。

图丨 GlobalFoundries
再者,英特尔、GlobalFoundries 这两家半导体大厂,经营晶圆代工领域的心态,是不会想要抢龙头的。因为对英特尔来说,主力业务还是自家的处理器产品,晶圆代工业务是挑客户,只找特定的策略性合作对象,而 GlobalFoundries 之所以不想抢龙头,其实与想不想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先天实力上的差距。
但三星不一样,三星是一家做什么都要拼第一的企业,不论内存、闪存、面板、手机、电视全部都是以成为世界第一为目标,因此,谁会相信三星大张旗鼓挥军晶圆代工产业,会甘心居于台积电之后。
但当英特尔也淡出晶圆代工领域后,等于是许多客户又少了一个高端技术的供应商,最后都被迫去找三星做代工,因此,该局面短期利于台积电、三星两家,然长期而言,只会有利于三星问鼎全球半导体龙头,对台积电是不利的。
国内半导体公司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才能掌握机会往上递补空缺版图
但这对国内半导体公司而言,是一个契机。眼前战况是,机会在眼前、未来众多客户需要代工技术和产能,国内的半导体厂更须尽快急起直追,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让自己的产业地位一直往前挪移,才能在机会来临时,临门一脚补上去。

或许可以借鉴台积电、三星是如何成功的?除了严谨的企业文化、不断求精进的技术、深耕的服务客户精神外,这几年来台积电把竞争对手甩得远远,一举拿下全球六成市占率,其实有个秘诀。
台积电的制程 (Process) 团队能力很强,除了基本功技术开发的能力、设计技术平台 DTP(Design Technology Platform) 部门外,独创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OIP(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也是攀顶峰的秘密武器。
而三星的制程能力和设计能力都非常强,制程能力与台积电不相上下,在设计能力方面,因为三星自己会做产品如自家处理器 Exynox,因此三星的设计能力高于台积电,这也是三星能在晶圆代工领域快速出头的原因。
从上述的关键来看国内半导体大厂的脚步,除了很积极把先进制程技术如 28 纳米、14 纳米、10 纳米做出来外,有没有把制程能力团队,以及设计能力团队强化?找到对的人才打好基本功,才能走得稳走得远,这些看似是细节,却是很重要的关键。
像是中芯国际就很缺类似台积电的设计技术平台 (DTP) 完整团队,个中原因也是这类的人才必须用高薪去挖角,钱砸下去、人才会来,这是不变的铁律,国内的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特尔的半导体实力仍是十分坚强,但明显是一头无法轻盈起舞的大象,因为连新制程进度都不断跳票。虽然这不影响每一代新推出处理器的效能,但却不应该是一家龙头企业该有的水淮。
这一次,英特尔再次把晶圆代工业务当成主业的调节器,产能吃紧恐逐渐淡出,若哪天英特尔想再于晶圆代工领域大展身手,对外号召客户时,还有哪一家客户敢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埋下韩国半导体势力坐大的种子,牵动全球晶圆代工产业板块的位移,英特尔或许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盘,但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有些事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机会之窗,看来又再度即将开启,这对国内半导体企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必须把握的契机,由巨变转折创造的机遇,将是改写历史的关键一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