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不当第一就去死”
一些国外观察家把三星这种管理风格成为“恐惧管理”。因此,事情的另一面是:尽管三星是韩国最好的公司,仍有超过10%的三星电子的员工在第一年辞掉工作,超过30%的人会在三年内辞职。这很大程度上因为三星内部的压力让人难以承受。三星的董事长可以随意提升、降职、雇佣和解雇,就连尹钟龙(三星电子前任CEO)也不知道何时会被换掉,职业经理人的领导力非常弱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7281.htm三星鼓励内部的竞争,几乎达到残酷的地步。曾经有一段时间,LCD部门的总监李尚尹宣布要开发世界上最大的液晶显示电视,第二天,移动电信部门的总监李基泰宣布要开发一款30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电话,随后,半导体部门的总监黄昌奎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发全球第一宽容量为8G的闪存。
三星鼓励这宗激烈的内部竞争。有一个故事:在一次高尔夫出游结束后的晚宴上,时任三星电子CEO的尹钟龙把一个价格昂贵的驱动作为奖品,比赛喝一种加了威士忌的啤酒。当喝到10杯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已经是最高的了,没想到,数字媒体业务单元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喝下了15杯。他的团队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不能输。管理者希望灌输一种思想:要么你输要么我赢,没有别的选择。
三星内部聚会,员工之间还流行喝一种“忠心酒”,下级为了表示对上级忠心,把袜子等东西扔进酒缸中,当着上司的面把酒喝下去。他们的逻辑是:既然能够做到这一步,相互之间什么还不能说呢?什么事不能合作进行呢?
这种模式固然有成效,但它也过于依赖一个“英明的皇帝”的持续的英明。这很有风险。三星进军汽车工业就是一例。这项大投资风险巨大。李健熙回忆说:“我辗转反侧,日思夜想是否要进入汽车工业。许多人反对,说在半导体等业务状况不错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开始一项复杂的生意??如果只考虑三星和我自己,没有理由如此痛苦,但是考虑到以出口为支柱的经济状况,和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我想必须有人进入这个行业并全面提升其水平??”尽管很多人意识到此时汽车行业危机重重,但没有人敢反对。最后,汽车业务给集团带来了巨大损失,三星1993年开始汽车业务,1999年就卖给了雷诺。
至于将来,三星会有怎样的变革,能否持续自己的王国地位,大部分人还是像三星人自己那样充满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