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成台湾科技业公敌 前十大科技公司均拼不过
内存产业,情况更悽惨。海啸过后,“仗,也打完了!”台湾DRAM大厂华亚科总经理高启全大叹。“三星的市场占有率很快就要破四成,明年我估计会到五成,这绝对不会夸张。”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142.htm“这个差距,大概十年也追不上。”内存市调机构英鼎科技总经理郭宝谦说。今年三星在景气低迷时仍逆势投资超过千亿元,明年DRAM的资本支出更将达六十亿美元(约合新台币1900亿元),是台湾DRAM业的三倍。
现在,台湾生产DDR2内存的成本约在1.6美元到2美元之间,依照三星的制程推算,明年底三星的生产成本即将比台湾的六成还低,加上三星拥有过半市场占有率,这让台湾投资兆元、一度傲视全球的DRAM产业,被远抛其后!
甚至,台湾最强的晶圆代工与笔记本电脑产业,也难脱离这张网。
晶圆代工和笔记本电脑也受威胁
如台积电。三星趁着金融海啸,高薪挖角曾帮台积电建立先进制程模组研发的梁孟松,以及其他台积电高级主管。因为三星在内存业务达到顶峰,接下来就必须在逻辑IC(单价较高且复杂,如电脑里的处理器与晶片组都是逻辑IC)竞争。目前,全球有能力进入18纳米以下制程的半导体公司,也只剩下英特尔、台积电与三星。因此,三星也成为台积电未来的重要对手。
再如,华硕。华硕研发两年、结合二十年的主机板生产实力,才开发出全球第一台小笔记本电脑,但三星集合欧洲最强的电信渠道商,不过半年的时间,其小笔记本电脑今年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就由原来的第九名,一举冲上笔记本电脑第六大,直逼华硕经营超过十年的市场地位。
又如,宏达电。随着智能手机走向大众化,明年底平均报价将降到200美元(约合新台币元6300元),这也对宏达电形成冲击。宏达电执行长周永明就到光华商场买了一部三星的手机“Star”,不断拆解研究。他想要找出,这部不是3G,更不是智能手机的简单手机,为什么靠着友善的用户界面,半年全球却热卖超过一千万部,这是苹果iPhone(手机上网)推出前半年的七倍!
甚至如鸿海,三星在07年打败摩托罗拉后,08年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营收衰退约36%,连带让鸿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替摩托罗拉代工的手机订单骤减,08年,富士康获利因此衰退83%,市值腰斩四分之三。今年鸿海公布年报当天,股价因此跌停,市值一夜缩水新台币385亿元!
“三星,真的是狠狠给大家上了一课!”陈清文说。原来,台湾科技业只拼成本跟技术,还不够!
三星,就像是个变形金刚,身上随便一个零件拆下来,都可以与一家公司抗衡。《华尔街日报》就把三星的各部门拆解,与诺基亚、索尼、英特尔一一对照。
三星赢的原因
三星凭什么在这波海啸中胜出?
有人归纳两大原因:其一,汇率优势。在韩国政府大力支持下,去年韩元贬值约四成,但是新台币贬值幅度仍在个位数之内,让三星报价竞争力大增;二,强势品牌。三星拥有品牌,让庞大产能有调节的出口,当市场需求变少,三星可收回对外采购量,甚至要求产能闲置的代工厂商降价。但对台湾代工厂商而言,如不依客户要求降价,产能就会闲置,面临亏损或裁员,但若降价,将无利可图。
但高启全认为,这答案太简化,背后藏的是三星布局近二十年的战略,“他们现在,是在收成。”
上下游两头抓,主打平价设计
高启全指的是三星“两头抓”的战略。在上游,三星掌握电子产品四成以上的关键零组件成本,如面板、内存、快闪内存与电池等。在下游,三星深耕品牌与渠道,在中国,三星是品牌价值第一名,全球排名第十九,价值17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5600亿元)。对比台湾品牌价值最高的趋势科技、华硕,两者品牌价值均不到三星的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