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 晶圆代工走向三足鼎立

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 晶圆代工走向三足鼎立

作者: 时间:2015-05-14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在全球12英寸芯片刚刚兴起(约2004年)之际,业界已经有人预测未来将是这三大巨头三足鼎立的格局。只不过当时大部分人不以为然,认为一家独大的势头不可阻挡。然而随着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PC与存储器的强势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受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推动,全球Fabless与代工厂的发展态势如日中天,强力助长了代工的气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4148.htm

  从逻辑上,代工业并不需要做先进工艺的领跑者,它与拥有大量订单作支撑的IDM业态不一样。另外,通常代工厂的客户(即Fabless)也不愿总作“第一个吃螃蟹者”,投入太多、风险太大。因此先进工艺制程节点,之前是NAND走在最前面,DRAM与CPU跟随其后,而代工业通常是跟随者的角色,如何跟进取决于客户订单有多大。

  全球半导体的研发投入情况也清楚反映出这一点来,通常IDM的研发投入占其营收的15%~20%,而只占其营收的8%~10%。

  然而的地位非常微妙,它仅是全球存储器业的领导者,而从芯片销售额看,它不敌,在代工领域又要努力追赶,所以它的优势是一直有追赶的目标。分析的强项在于它的产业链配套,不但有半导体和显示产业,还有庞大的终端产品事业部,所以从产品配套及自给率方面明显占有优势。另外,三星的企业文化很有特点,如努力拼搏及搜罗全球顶级人才等。连台积电张忠谋也认为三星才是潜在的对手,是一只重达“800磅的大猩猩”。

  尽管如此,由于它的竞争对手——及台积电太出色,三星试图称霸也非易事。总体上,由于美国的创业环境与别地不同,包括风险投资基金(VC)以及充足的人才等,尤其在这样的变革时代,可能只有美国才会诞生如苹果、facebook等真正创新的先驱者。因此英特尔仍将得益于美国的产业环境,相信它有能力逐步转型。

  台积电也是一家少见的优秀企业。近年来,它的骄人业绩真让人眼红,因此它的代工垄断态势受到冲击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台积电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多次表示决战在2016年的10纳米制程。

  台积电的中科厂区扩建工程计划在今年5月动工建厂,并要求明年年底开始生产10纳米产品。台积电共同执行长刘德音日前在台积电于美国圣荷西(San Jose)举行的2015年全球技术研讨会上,宣示10纳米产品将于2016年年底开始生产,内部马不停蹄进行建厂等规划,透露出台积电目标已定,要在10纳米产品上一举扳倒三星,与英特尔并驾齐驱。

  台积电的研发大军持续扩编,目前已达5000多人,5年内人数增2.6倍,预算也增长3倍多,以24小时三班轮值不停休方式,加速10纳米制程开发。台积电内部已定下目标:将在2016年于16纳米领域重获领导地位,同时16纳米与20纳米制程市占率总和是“年年的绝对领先”,此外更要在10纳米的竞争当中,超越行业里的“两只大猩猩”(三星和英特尔)。

  长期格局难以预测

  时至今日,或者说在短时期内,此等三足鼎立的格局恐怕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长期的产业格局就难以预料了。

  全球半导体的三强各有优势,综合实力上难以分出上下,尤其在目前半导体业急剧变革的时期。时至今日,或者说在短时期内,此等三足鼎立的格局恐怕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长期的产业格局就难以预料了。

  依据业界最新的观点,尽管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但是它不会突然终止,非常可能的结局是产业每两年前进一个工艺节点(按0.7倍尺寸缩小)不再可能持续,而是演变成每2.5年或者3年前进一个工艺节点,也可能是按约0.6倍尺寸继续缩小下去。然而28纳米及以下尺寸仍是推动产业继续前进的基石,只是增加改变沟道材料或采用2.5D或3D堆叠芯片及异构集成等。有人大胆地预测硅产业仍能持续生存50年,芯片继续向提高效率、改善性能及降低功耗方向进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英特尔 三星 台积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