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立刚 奥运火炬手背后的故事
与联想一起“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1745.htm谈到自己缘何被选上火炬手,陆立刚想了想,与我们说起了英特尔与老伙伴联想之间相处的小故事。
2004年,联想集团今天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有史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跻身于世界顶级品牌的“五环俱乐部”。联想有机会获得国际奥委会的认可,帮助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圆了一个多年来难以企及的梦想,英特尔看在眼里,亦觉“与有荣焉”。毕竟,它俩已相互扶持,在中国市场走过了十余个年头。
从早期对联想研发架构打造的帮扶,如内存实验室、电源实验室、静音实验室,到分享自己的管理秘诀,在中国,英特尔与联想一路成长。合作方式亦由英特尔的单向输出与合作伙伴的被动输入,发展为互动互助、共同创新的双赢。
现在,两伙伴在一起,已是“有商有量。” 比如当联想准备在市场上推出系列新产品时,会在一年前,就会和伙伴详谈这一产品的规划及定义;产品发布前半年,英特尔ODM部门就会为伙伴检测散热、风扇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发布前一个季度,两伙伴会“商讨”新产品的市场策略;发布后的一个季度里,双方又会再次沟通。就这样,围绕产品发布,双方就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
现在,无论是初期阶段的产品定义,还是后期的技术创新以及推出后的市场策略,针对诸如联想这样的国内大客户,每时每刻,英特尔都有不同的部门、团队对其提供支持。当然,再好的伙伴也有“闹别扭”的时候,陆立刚坦言,偶现不和谐的音符也是自然之事。
在他的印象中,在一次“笔记本推广”的策划活动中,自己就与联想人员出现了很大的分歧。陆立刚还清楚地记得,那一次,他们从晚上9点吵到11点半,到了最后,双方仍各持己见。客户甚至抛下了一句狠话:“你们英特尔从来不听客户怎么去讲。”
放下电话后,陆立刚开始反思。第二天,在给客户的邮件回复中,他做了一个承诺:“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将做一个好的聆听者(From now on, Intel will be a good listener)。”言必行,行必果。这次争执后,彼此之间的相互聆听,都胜于从前。
因此,看着联想的成长,最开心的莫过于始终相扶持的 “哥们儿”英特尔。同时,在联想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得到火炬手的名额后,“哥们儿”也“分得一杯羹”,获得其中的23个。
幸运缘于公平
事实上,从英特尔区中国在中国IT产业、电信业、教育行业等多领域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来看,得到火炬手的部分名额,在陆立刚看来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只是在人才济济的英特尔,为何这份殊荣落在陆立刚的身上?
对此,他的答案是——不仅仅是幸运,更多的是公平——当时,英特尔对这23个名额的分配采取了公平公开的途径:
一.联想合作相关部门员工,通过抽签决定人员;
二.英特尔志愿者,按成绩评定择优;
三.普通员工,通过奥运“有奖问答”争取机会。
陆立刚属于联想合作部门,幸运的他“抽”到了联想组内的一个名额。陆立刚坦言,这在英特尔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等级抑或职位,在很多时候并不说明什么。在这里,人们所笃信、践行的价值观之一,就是“平等”与“公平”。
在英特尔,上下级之间是处处体现着平等。英特尔人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大家的工作环境一样、位置平等,与上下级的沟通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手段来实现,用英特尔的名言概括就是“门总是为你敞开着(The door is always open)。”
除了环境之外,英特尔也总是抱着激励、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员工的成长。每隔一到两年,英特尔内部会主动帮员工调整工作兴趣点。
“毕竟,人不是机器,总有累的时候。”陆立刚说,曾有一段时间,自己对工作比较懈怠。当时的老板Johnson主动找到了他,给了他另一个工作方向,“你是否愿意从大生意转做小生意?这样,你可以做的更深,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陆立刚接受了这个颇具挑战的任务,也顺利推进了自己的工作转型,并且通过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用心“抚养”,小生意最终长大,并超越了过去的大生意。工作和生活也在这“抚养”、超越之中因不断发生着转型,而愈趋圆融。
或许,正是点点幸运与坚持,成就了眼前这位活力洋溢、思维活跃的英特尔人。谈笑间,我们领略了奥运火炬手之后,陆立刚的英姿和神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