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大陆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大陆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作者: 时间:2017-03-13 来源:东方证券 收藏

  主要材料寡头垄断严重,国内奋起直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163.htm

  在材料中,大硅片的占比最高,达到 32%的水平,掩膜版、电子气体、 CMP 材料、光刻胶合计占比近 80%,是影响制造流程中最主要的材料。而占比最高的几大类都是海外寡头垄断。材料行业的发展限制很多在于专利壁垒,而国内正通过交叉授权专利、自主研发等方式解决国外垄断情况。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各材料占比情况

  (1)大硅片国产化还是必然趋势

  硅片的制备过程把硅锭切割成(硅片),并对硅片进行抛光和清洗。 大硅片占整个半导体材料市场的 32%左右,行业市场空间 76 亿美元。国内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为 130 亿元左右,占国内半导体制造材料总规模比重达 42.5%。而这一领域主要由日本厂商垄断,我国 6 英寸硅片国产化率为 50%, 8 英寸硅片国产化率为 10%, 12 英寸硅片完全依赖于进口。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全球大硅片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

  目前市场上在使用的硅片有 200mm( 8 英寸)、 300mm( 12 英寸)硅片。 由于面积越大,在同一晶圆上可生产的集成电路 IC 越多,成本越低,硅片的发展趋势也是大尺寸化。

  12 英寸硅片主要用于生产 90nm-28nm 及以下特征尺寸( 16nm 和 14nm)的存储器、数字电路芯片及混合信号电路芯片,是当前晶圆厂扩产的主流。

  由于面临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晶圆厂向 450mm( 18 英寸)产线转移的速度放缓, 根据国际预测,到 2020 年左右, 450mm 的硅片开发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初步量产。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硅片尺寸分类及主要应用

  300mm 硅片自 2009 年起成为全球硅圆片需求的主流(大于 50%),预计占比将持续增加,至 2017年将达到 75%。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全球不同尺寸硅片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单位:百万平方英寸)

  拥有 300mm 产能最多的公司包括存储器厂商(三星、美光、海力士与东芝/SanDisk)、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全球最大的两家代工厂台积电与 GlobalFoundries。

  国内生产的主要是 6 寸硅片, 8 寸的自给率不到 10%, 12 寸的没有公司能够生产。 而现在到未来的 10-15 年, 12 寸的都是主流。国际上前 6 家硅片生产企业占全球的 94%。

  信越 :唯一一家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持续盈利的硅片公司,市场份额 27%。

  SUMCO:公司由三菱硅材料和住友材料 Sitix 分部的合并而来,市场份额 26%。

  Siltronic:德国化工企业瓦克( Wacker)的子公司,市场份额 14%(被LG收购)。

  MEMC/SunEdison:有着 50 年商业硅晶制造历史的美国上市公司,市场份额 11%。

  LG Siltron:韩国电子系统公司的分支,市场份额 10%(被环球晶圆收购)。

  SAS(中美矽晶):中国台湾硅片制造商,通过收购 Globitech 和 Covalent, SAS 进入了尖端 IC应用的半导体硅片市场,市场份额 6%。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半导体硅片行业是寡头垄断局面

  目前, 国内对 12 英寸硅片的需求量为 45 万片/月-50 万片/月,几乎全依赖进口,根据《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预计到 2017 年晶圆需求将突破 60 万片/月, 2020 年超过 100 万片/月,国内缺口大,国产化是必然趋势。

  大硅片的发展瓶颈一方面来自于专利技术,海外半导体行业发展较早, 日,美、德、日、韩等国已经为本国的制作工艺申请了层层专利保护, 但基础专利无路可绕, 国外出于利益角度不愿意将专利售于中国大陆。

  另一方面,大硅片的投资额和技术难度也较大, 通常,建 1 条月产 20 万片的 300mm 抛光硅片的生产线仅主要生产设备的投资就需要约 4 亿美元,而建 1 条月产 20 万片 200mm 抛光硅片的生产线总投资约 2 亿美元。 而良率的突破也是难题, 此前虽然有国内研发机构曾经做过 12 寸大硅片,研发成功,但由于良率不高还不能量产。

  国内 300mm 大硅片项目现由上海新阳参股子公司新昇半导体进行,目标是突破海外垄断,实现大规模量产。

中国半导体奋起直追 材料及设备行业期待更多突破


  上海新阳的大硅片业务投资和产能情况



关键词: 半导体 晶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