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韩令”后工信部放大招 韩国锂电池惨遭“封杀”

直至今年4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才将电池新国标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硬性挂钩,相当于强制性标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经门槛。
直至今年4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才将电池新国标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硬性挂钩,相当于强制性标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经门槛。
紧接着5月份国家发布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方案,被普遍解读为与目录相关联,这才出现了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抢入”
第四批目录的现象。LG和三星也是在这一批进行的申请。
6月20日第四批目录公布,通过的31家企业里没有LG和三星。此时韩国还没确认部署萨德,LG和三星动力锂电池未能进入目录的原因是产品安全性暂时无法达标,而且外资电池企业想要进入目录,除了产品检测符合要求之外,还要满足本地建厂以及配备研发人员等要求。
当时三星和LG仍自信满满将在下一次申报中通过,而就在这个时候韩国宣布将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等于他们自己把LG和三星推到了悬崖边。
业内人士表示,第四批动力电池目录具有分水岭意义,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入围,进入会越来越难,这其中自然包括LG和三星。失去中国市场,LG和三星将遭受巨大损失,要知道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而且是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加上三星在南京建厂,LG在西安建厂,其中仅三星南京工厂投资就达五亿美元。一旦无法享受补贴,作为电池供应商他们讲难以找到买家,可谓损失巨大。
失去中国市场,LG和三星将遭受巨大损失,要知道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而且是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加上三星在南京建厂,LG在西安建厂,其中仅三星南京工厂投资就达五亿美元。一旦无法享受补贴,作为电池供应商他们讲难以找到买家,可谓损失巨大。
经济从来都是与政治挂钩的,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如果韩国不肯停止部署萨德,置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于不顾,无论是第五批、第六批,还是第一百批,三星和LG的名字都不可能印上工信部的企业名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