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在制程上的恩恩怨怨
编者按:目前半导体工业恐惧的事实:CPU的制程极限是1nm,当线宽大概在1nm量级的时候,电子无法用经典图像描述,此时,CPU必须放弃使用硅做半导体了,那个时候还继续进行制程大战吗?
●各大半导体巨头制程工艺发展近况(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6922.htm●Intel
毫无疑问,Intel是半导体工业的技术霸主,是先进制程技术的带头人。

十年来Intel高端CPU核心面积的变化
这些年来,Intel一直坚持Tick-Tock发展模式,新工艺、新架构每年交替到来,从趋势曲线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次升级工艺,核心面积都会骤然缩小,之后再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大,如此往复循环。


14nm让Intel的Tick-Tock发展模式失效
我们知道,Intel发展到Haswell后Tick-Tock发展模式就开始显得有名无实了,那是因为新工艺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是在14nm上碰了壁。

原本2013年见面的14nm制程拖到了2014年年底

14nm制程工艺的Skylake四核处理器,可见DIE面积之小
按照Intel内部的预期,2013年底或2014年初,14nm工艺就能登场,结果因为工艺缺陷一拖再拖,直到2014年下半年才登场,而且是拖拖拉拉,最初只有超低功耗版本的Core M系列,然后是低功耗的U系列,进入2015年中了才算铺开,桌面上更是刚推出仅仅两款K版本应付了事。幸好,到了2016年的开头,14nm终于伴随着全系列六代酷睿的推出,得到了被广泛认识的机会。

10nm将会不断跳票?
至于14nm制程的继任者,10nm制程,都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早些年的规划,10nm 2015年底就该上场了,结果再次遭遇不幸,看来和14nm当初的境遇差不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