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背光模组光源专利格局形成 大陆企业处劣势

背光模组光源专利格局形成 大陆企业处劣势

作者: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匡丽娟 田晓杰 时间:2009-06-03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位居第二的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仅在2003年和2006年进行了专利申请。排名第三的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在该技术领域起步较早,并在2001年、2002年及2004年均有相关申请。位居第五的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起步较晚,仅在2006年有2件专利申请。2006年以后,在该技术领域,并无专利申请,这说明电致发光技术已遭遇瓶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897.htm

  光源专利申请量最多

  图4是及电致发光三种光源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年度趋势分布图。由图4可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远远高于其他两者。2002年开始起步,2003年的申请数量即大于20件。虽2004年有所回落,但2005年和2006年则大幅上升,2006年为102件,达到顶峰。2005年和2006年申请数量的迅速攀升归根于2006年7月1日实施的欧盟RoHS指令,更多国际大厂都加速投资研发环保以及显示效果更好的LED液晶电视背光源。2007年和2008年后,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回落,但申请数量仍远多于和电致发光。

  技术领域从2000年呈现逐年缓慢增长的趋势,也同样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虽起步较早,但申请数量一直在低位徘徊。

  通过以上对背光模组的光源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可知,在目前还占主导地位的荧光灯技术领域,韩国企业,尤其是电子株式会社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作为新一代背光源发展趋势的LED技术领域,我国台湾企业占据绝对的优势;在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日本企业掌握重要技术。背光模组的三大光源的关键技术皆被韩国、我国台湾及日本企业掌控,并积极在中国大陆进行了布局,为中国大陆企业的入市设置了无形的屏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三星 LED 荧光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