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光源专利格局形成 大陆企业处劣势
在目前还占主导地位的荧光灯技术领域,韩国企业,尤其是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作为新一代背光源发展趋势的LED技术领域,我国台湾企业占据绝对的优势;在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日本企业掌握重要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897.htm在进入液晶电视时代之后,人们对液晶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如亮度提高、对比度增加、反应速度变快、色彩饱和度提高等。在背光模组中,光源的改进对上述性能的提升有极大的作用。
目前,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主要分为: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和电致发光(EL)。其中,荧光灯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和平面荧光灯(FFL)。CCFL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源。
经检索,截至2009年3月31日,背光模组的光源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共计1378件。
企业申请光源专利各有侧重
荧光灯:三星电子位居第一
图1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在荧光灯技术领域的年度趋势分布图。由图1可知,2005年和2006年是荧光灯技术领域相关专利的主要申请年。上述两年也正是CCFL厂商积极扩产,整体产能加速扩充的时期。在该技术领域,三星电子株式会社的专利申请远多于其他申请人,占据较大优势。其他企业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都不多,每年一般都只有1-2件。
LED:台湾占绝对优势
图2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在LED技术领域的年度趋势分布图。由图2可知,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总量最多,且年度分布较均衡。该企业在2003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均在5件以上。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并列第二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的年度分布波动较大。上述两个企业在2003年出现申请高峰,申请数量皆为10件,随后3年,申请数量都少于4件,2006年以后申请数量皆为零。在LED技术领域,上述两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所停滞,原技术优势逐渐削弱。另外,位居第四、第五的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和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有后来居上之势,2006年、2007年两年中,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排名前五的企业中,我国台湾企业占据四位。由此可知,在LED技术领域,我国台湾企业占据绝对的优势。
电致发光:技术遭遇瓶颈
图3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在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的年度趋势分布图。由图3可知,在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并不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的电致发光专利申请数量远多于其他申请人,在2004年出现申请高峰,并在2003年-2006年均有申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