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大连厂变道:一座明星厂的尴尬自救
不过总有一些偶然让人惊喜。2007年3月12日,我去虹桥那边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碰到一个熟悉的外资半导体设备业的长辈,还有他的一个日本朋友。我就在一旁听,偶尔听到他们提到说,A公司将有一个巨资项目落户大连,当月可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布。不过,他们怎么也不说“A公司”的名字,说自己是供应商,有保密要求。我立刻想到了英特尔,就回家换衣服去了大连。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786.htm当时也有其他半导体项目在中国游说。比如韩国三星、日本尔必达、台湾地区日月光、茂德等。大陆本地的中芯、华虹也都在规划上马新项目。这背后的关键无非是中国的市场吸引力起着作用。若说其中哪个项目值得在人民大会堂风光一下,从影响力说,英特尔可能更靠谱。
到了大连,我当天去了市发改委,门进不去,找了一个电话打过去被拒了。我翻阅地图,断定它应跟大连经济开发区有关,那边土地储备多,也是未来开发重点。于是次日去了那里,直奔管委会。当时还感慨,管委会大楼真壮观,到底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牛逼部门。
我去了主任办公室,人不在。然后去招商局、城建处,一派繁忙。其中一名招商女局长,特别干练,但脾气很大,进去询问没几句,就要我出去。一男下属则直接拉我。我拖了几分钟,从女局长这里获得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你下个月再来。
既然A项目当月底后有望在人民大会堂公布,那大连应该靠后。那几天,英特尔消息显示,董事长贝瑞特与CEO欧德宁下月或来中国。这三条信息隐含的时间很有价值。我相信招商女局长不是骗我。
我断言项目已到最后披露阶段。在偷偷记下女局长桌上几个大连市直属部门电话后,我就在管委会大楼上串门,最后走进开发区组织宣传处处长刘军办公室,跟他聊。那天他眼睛充满血丝,估计加班够呛。我玩了一下采访技巧,说外界质疑英特尔大连项目配套不行。刘显然没有防备,说这是大连第一个半导体制造项目,不可能忽视产业配套,除了通常要素,还包括教育、医院、房产开发等。他还说,大连开发区为此付出很多心血,“谈了不下几十轮”。不过,他不告诉我项目具体位置,只说已备好土地。
地块问题可去现场摸索。于是,我先去城建规划处咨询,没有结果,但知道开发区双D港那边有53、54、57、59等几个新地块,准备建设新厂区。
于是我坐上摩的去了双D港。通过周围楼盘营销处、摩的司机、老百姓,确定了“一个很有钱的美国公司”“买下”一大片地。对她们来说,这个美国公司也是她们营销方案里的案例跟噱头。
写出这段经历,是想说明当初大连如何重视英特尔项目。英特尔自身当然也很敏感。
敏感的缘由,除了它确实具有重大产业影响力外,也有照顾中美科技博弈的因素。
半导体领域,美国对中国一直严密封锁,强调要保持两代或两代以上技术优势。英特尔在中国早有两座工厂,但主要是封测。12英寸处理器晶圆厂落地,确实称得上产业大事,堪称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的一次松绑。我相信这背后双方一定发生过其他博弈。但是无论如何,美国防范中国,若十分过度,也会损害美国科技企业利益。当年,前任CEO欧德宁曾批判美国产业政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