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芯片巨头高通是如何重回第一宝座?
3. 重启自主架构,收购CSR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6653.htm无论骁龙810是否是高通应对苹果64位处理器的匆忙上马,大部分Android手机厂商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三星Exynos和海思麒麟当年的旗舰SoC都不对外销售,而同时期MTK的Helio X10在性能上较骁龙810还是略逊一筹(前者采用8核A53,而后者采用4核A57+4核A53)。于是大家今年终于等来了它的继任者骁龙820,820重新采用高通的自主架构设计,Kyros架构是此前Krait架构的延续,工艺制程也升级到14纳米FinFET。

骁龙820能帮助其他Android厂商对抗华为、三星和苹果的高端机型;但在中低端的市场上,高通的份额注定要被压缩,所以它也在积极开辟新业务。
在2015年8月,高通宣布以24亿美金完成对CSR的收购。CSR的主营业务是GPS芯片、蓝牙通信芯片以及物联网芯片,高通对外表示要通过CSR的技术补充它在物联网和车载信息系统上的产品线。
随后,今年1月份高通又宣布与TDK成立一家名为RF360 Holdings的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RF360主要帮助高通进度到加速增长的滤波器模块市场。高通公司将在新公司中占有51%的股份,而TDK占49%。高通计划在未来的新公司中持续投入30亿美金,并预计这笔交易在2017年初完成,并在往后12个月开始为公司贡献利润。
在一些新领域,比如车载的无线充电和无人机飞控系统,高通去年也推出了对应平台。相比Intel在物联网和Nvidia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激进,高通显得保守,但计算平台、连接技术的通用性能让高通继续发挥优势。
4. 高通和中国越走越近
最近3年,高通在中国大陆的业绩占到其总收入的53%(2015)、50%(2014)和49%(2013),如果加上台湾则能够达到66%、61%和60%,加之毗邻的韩国和日本都是大客户(接近10%),中国成为最重要的战区和基地。
今年1月,高通和贵州省政府成立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面向中国市场的服务器芯片设计研发。其中贵州政府出资18.5亿人民币占股55%,高通以技术入股占45%。
而根据IDC的计算,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CP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370万片,到2020年,这一规模将达到860万片,年增长率为18%。高通要凭ARM服务器打入这个市场。
回到去年下半年,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和高通、华为以及IMEC合作,共同投资成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致力于14nm工艺的研发。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芯国际也宣布其已经实现28nm工艺量产,并且使用该工艺的骁龙410已经投入市场。今年,从中低端芯片开始,高通会将更多的芯片生产放到大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