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业界动态 > 苹果再施狙击式采购

苹果再施狙击式采购

—— 买下产能击败竞争对手
作者: 时间:2011-02-25 来源:巨亨网 收藏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2005年,苹果在COO库克主导下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向和海力士等公司定下快速闪存记忆芯片的长期供货合约,以确保苹果在这一关键零部件上的供货。当苹果的竞争对手们纷纷推出类似产品,其产能早已被苹果买光,这一供货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iPhone和iPad成功的基础,导致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推出类似产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7254.htm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触摸屏行业。台湾电子时报近日报导称,苹果为达成2011年度出货4000万台iPad的内部目标,已经订下了全球触控面板产能的60%,导致其所有竞争对手都要面临触摸屏供应紧张的局面。

  由于苹果几乎控制了主要触控面板厂商胜华、宸鸿等的全部产能,导致其它竞争对手很难从那里买到同等质量的触摸屏。

  对此,严兰欣表示,苹果大胆吃下主要零部件的产能,是建立在对其产品出货量自信的基础上。由于苹果产品销售火爆,因此苹果的这种策略获得了较大成功。不过,一旦苹果产品销售不佳,这一策略将面临较大风险,苹果会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平板电脑制造商无锡矽鼎科技CEO陈海雷告诉记者,苹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触摸屏的缺货,“许多和苹果iPhone和iPad尺寸接近的触摸屏,现在都供货紧张,和苹果产品尺寸差别较大的触摸屏,供货相对好一些”。

  有业内人士称,近期触摸屏市场交货周期普遍较长,而且通常要拿现金提货。苹果甚至要求自己的触摸屏供应商将次品都销毁,因为一些二三线厂商还希望将这些次品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对此,陈海雷表示,当一种零部件供不应求,永远都会有其它厂商跟进生产,以平抑市场供需,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触摸屏为例,目前世界上可以做电容式触摸屏的厂家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达到胜华那样的质量及良率的企业并不多。陈海雷预计半年之后其它触摸屏厂商的质量和产能很可能就上来了,那时缺货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不过这段时间差也给了苹果继续领先的机会。按照苹果产品每年更新一代的速度推算,当半年后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推出时,苹果下一代的iPhone和iPad也将上市了。

电容式触摸屏相关文章:电容式触摸屏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三星 NAN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