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行将终结?——并行计算异军突起
今日视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7786.htm让我们将目光转向1965年,当时,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预测,在半导体行业内,每18个月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就会翻番。几乎半个世纪以来,摩尔定律一直有效,它使计算机越来越便宜,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功能越来越强大。
然而,一直有专家提出警告称,摩尔定律最终也会遭遇物理法则的阻挠,芯片让人眼花缭乱的高增长势头必将终结。专家们的预测一直未曾发生,但是,这种想法也始终在很多人心中盘绕。
摩尔定律日薄西山?
美国《电子工程时报》(EETimes)网站近日刊文指出,今年4月7日,在2009年国际物理设计大会上,IBM的院士卡尔·安德森指出,摩尔定律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卡尔·安德森是IBM服务器部门负责物理设计和工具的研究人员。他认为,就像之前的火车、汽车和航空工业一样,半导体工业也已经相当成熟,持续创新的速度正在慢慢减缓。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和成本呈指数级下降,摩尔定律将会步入历史的故纸堆。
安德森表示,多核微处理器等最前沿的芯片可能还会出现指数级的增长。但是,更多设计人员都发现,日常应用并不需要最新的物理设计。因此,摩尔定律很快将失去效力。今天,仅仅高端的芯片制造商能够负担下一代芯片的研发和设计所需要的高昂成本,更不用说制造这些芯片了。
但也有业内巨头持不同看法。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8日,在2009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指出:“指导英特尔发展多年的摩尔定律诞生于1968年,其将在未来15年中继续发挥作用。”
英特尔公司首席技术官兼企业技术事业部总监贾斯汀·瑞特勒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也坚持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里,英特尔公司能够让下几代处理器上的芯片翻番。
并行计算:电脑变人脑
问题不在于容量,而在于速度。几年前,微处理器的速度就达到了3GHz(吉赫)。此时,处理速度不能再进一步增加,否则,微处理器就会因为过热而融化。2004年,英特尔4GHz处理器计划被迫取消,半导体厂商对晶体管数量和高主频的不断追求从此被画上休止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半导体行业开始让几个芯片同时做一件事情(多线程),而不是让一块芯片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处理一件事情。于是,出现了双核和四核处理器(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或者四个处理器核心)。瑞特勒说,10年内,我们可能会见证拥有100个甚至更多内核的处理器的诞生。
但是,这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新问题:怎样把这些细小的计算机引擎排放得当,使得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操作系统还没有准备好,编程语言和程序开发工具也一样。
电子镇流器相关文章: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