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老龄化”之扰
1.只看价钱和配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941.htm目前市场上存在诸多价位的产品,甚至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也存在不小的价格差,该如何选择?价格与配置的确是电脑选购中的重要元素,但在综合品牌、服务之后,它们就不能成为唯一的考量。价格太低的设备往往意味着配置、性能、服务上有缺陷,不综合考量的确很难判断。
2.不重视协同工作
多数中小企业在IT设备采购时没有协同工作的概念,无法有效组织企业内的信息流与设备利用。例如在采购服务器时不考虑存储能力和灾备、在采购打印机时不考虑是否支持远程管理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将很快对企业正常运作带来不良效果,而出现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买了新设备造成的。
3.CPU频率越高越好
作为电脑的核心部件,CPU的确是影响一台电脑性能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CPU频率越高越好。决定CPU性能的不只是主频,CPU微体系架构和制程工艺同样重要。当前主流的酷睿2处理器就采用45纳米制造工艺,即使在主频相同的情况下,酷睿2处理器也会技高一筹。
4.混淆家用与商用产品
仅从电脑硬件来看家用与商用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这导致中小企业在采购设备时盲目选型。其实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商用电脑更注重输入输出能力以及大流量的数据通信等,而家用产品则更侧重娱乐性与外观。
5.不懂得长远布局
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决策者认为,企业规模小业务不多,没必要去购买高性能电脑。这种认识误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当企业遇到发展契机时,基础设施无法提供配套支持,只能仓促添置设备,导致企业内部设备协同工作能力更差。其实不管规模多大的中小企业,在采购电脑时应结合自身业务模式,并根据技术趋势进行选择,这样才会给企业节约大量资源。
要避免以上的5个采购误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需求并对电脑各项性能指标有所了解才能做到控制采购成本。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和长期投资回报都应该列入考核范畴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