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山寨机厂商:路向何方

山寨机厂商:路向何方

作者: 时间:2009-04-03 来源:IT经理世界 收藏

  自此,山寨机的生产开始大面积展开。在极度细化的分工下,一款新机型从立项到开模再到量产,只需两周时间;对各种功能和外形的创新;对高端新品的模仿......价格上却只是品牌机的40%,加上直接对传统三四级市场供货,山寨机迅速蹿红。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155.htm

  山脊咨询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至2007年上半年,山寨机出货量每月高达1200万部。虽然单机利润已降至百元以下,但凭借急速增长的出货量,厂商仍可以维持自己的暴利神话。借此东风,老许终于在2007年初把自己的身家提升到九位数。

  不过,疯狂之后便是痛苦的回归。2007年末,沿袭多年的手机“牌照制”正式取消,越来越多的山寨机厂商取得了合法身份,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山寨利润的追逐,“白天生产品牌机,晚上大干山寨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上盲目入市者不减,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山寨机的暴利时代终于走到尽头。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山寨机产量约1亿~1.5亿部之间。而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手机的总销量约为1.49亿部。不难看出,山寨机的产量,已大大超过了市场承载的极限。

  于是,名噪一时的“山寨机王”中天通讯几近停产,老许们开始为从未有过的库存发愁,曾经助推山寨机发展的集群和协同效应转眼变成残酷的恶性竞争,一切都延续着中国制造业的宿命。自2008年开始的价格战,最后把单机利润拉低到个位数。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业已难再有利可图。于是,每天都有人退出这片红海,另谋生路。

  也许山寨江湖的侠客们,原本就没期望更多。不高的技术门槛,不错的市场需求,可以迅速整合的制造资源,足以让他们构建起抢夺“Easy Money”游乐场。不用担心创新的价值被模仿稀释分化,也不必费心去经营品牌和积累技术,他们只需要赚到快钱,直到无钱可赚,再去寻找另一个新江湖,这便是他们的山寨精神,一种投机的现实主义。

  山寨本也不是蓝海

  如今,这种山寨精神又找到了新的试验场——上网本行业。来自山脊咨询的调查显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仅深圳的山寨本厂家已过百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山寨机厂商的转投者,他们生产的山寨本已现身华强北各大商场。

  “最近山寨本的生意很不错,每天都能卖出两三台,用户感兴趣,这摊就有希望做下去。”一直在华强北做山寨生意的周程这样告诉记者。“当初,山寨机不也是没人买么?这需要过程,从开始卖BP机到MP3,再从山寨机到MP4,MP5,都是如此。在我的看来,山寨本一定可以复制山寨机的神话。”

  不过,刚刚从山寨机转身山寨本的赵康却没有那么乐观。虽然英特尔和威盛作为方案提供商已经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不过在其他方面,山寨本还要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没有一个像一般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虽然英特尔DesignHouse和威盛GMB联盟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但却未能将相应的设计平台、开发工具完全向终端厂商开放,更没有技术人员深入客户端,为客户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山寨厂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灵活性,导致白牌厂商仍牢牢把控这一市场。



关键词: 联发科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