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实践摩尔定律 与中国创新同步
2014年5月,英特尔宣布与国内平板电脑芯片商瑞芯微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合作推出英特尔品牌的移动系统芯片平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7744.htm瑞芯微在2013年国内的平板电脑芯片出货量中占据近30%的份额,且拥有华硕、东芝[微博]、联想、惠普[微博]等国际品牌客户。通过瑞芯微,英特尔将有机会让更多客户使用自家芯片。
“在创新方面与中国共同进步”成为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基调。2014年9月,英特尔宣布,待双方政府批准后,将投资90亿元人民币购入拥有政府背景的中国企业紫光集团的股权,后者是中国芯片制造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
这些合作的背景不仅是产品逻辑和产品理念的变化,也是英特尔在产品战略中所做的创新——在完成了通用芯片的技术积累之后,在系统芯片领域,英特尔试图改变设计与生产模式,以适应未来的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需求。
“从超越芯片的角度看,SoC本身就是合作的模式。英特尔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必须寻求合作。”杨旭说,“现在竞争对手都在思考领先的创新和业务模式,而英特尔在中国需要大胆尝试技术发展与战略投资的协同。”
芯片之外
2015年,正值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英特尔正在努力布局中国的智能设备市场,而有效运转的生态体系是其中的关键,英特尔投资部门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投资是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向1400多个创新型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进行了资本投资。英特尔投资在中国设立了四支基金,包括设立于2005年,总额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 中国技术基金”,和2008年增设的5亿美元“英特尔投资- 中国技术基金II”。
未来配合智能设备和平板电脑、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在中国的兴起,2014年4月,英特尔宣布设立“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总额1亿美元。2014年全年,英特尔投资共投出5300万美元,其中除了中科创达这样的移动操作系统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厂商中科蓝鲸和云计算基础设施运营商华云数据,以及可穿戴设备开发商乐源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广和通等等。
在新的投资理念中,英特尔将投资目标聚焦在本土的自主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尤其是年轻创业团队。“我们投资创新,同时扶植创业精神和文化。”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宁宇说,“现在我们围绕‘创新’和‘创业’这两个词来开展我们的工作。”
2015年4月,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宣布设立“英特尔投资中国天使基金”,作为“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计划的一部分,总额8000万人民币的天使基金将为有潜力的创客提供创业基金和孵化服务。
如今,英特尔与小米、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合作伙伴进行产品方面的创新,同时在投资方面寻找合作机会。“与这些领军企业一起打造中国的技术生态链,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策略。”张宁宇说。
这一投资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英特尔将有机会与中国蓬勃的创业和创新环境对接,并参与到产业最前沿的应用和技术开发。
在杨旭看来,在芯片设计、制程工艺方面,与中国企业合作之后,新的“创新的想法,和一些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业务模式才会出现。”
未来,在数据库和终端层面,还会有新的合作机会,英特尔的触角也会因为这种开放式的合作创新而进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这不仅会改变整个行业,更将再造英特尔。而中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一系列的合作,还在播种阶段。随着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PC和智能手机市场开发的应用和产品的面市,围绕新的体验型经济,英特尔的芯片将成为一个增值的平台,帮助英特尔面对不同以往的道路和挑战,让半导体芯片技术在未来的世界作出更广泛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