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设计应用 > 干货篇:三星Note7的虹膜识别到底是啥?

干货篇:三星Note7的虹膜识别到底是啥?

作者: 时间:2016-08-08 来源:网络 收藏

  而的核心在于算法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193.htm

  总的来说,算法通常包括虹膜图像质量评估,虹膜区域定位(包含粗定位和精定位),虹膜预处理,虹膜特征点提取,虹膜模板生成,虹膜模板匹配等算法处理过程。

  

 

  图二

  

 

  图三

  当从手机摄像头获取到图像后,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初步质量评估,评估图像的清晰度,亮度,运动模糊,聚焦度等基本参数,如果图像不满足质量要求,丢弃继续获取下一幅图像。

  图像满足要求则进入虹膜区域定位,先进行粗定位得到虹膜的大致区域,然后进行精定位,分别获取到瞳孔和虹膜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得到虹膜区域后,通过预处理算法去除眼皮,睫毛,光斑等干扰因素,取出剩余可用的虹膜区域进行归一化。

  然后进行特征点提取,对虹膜归一化图像分析。如图3所示,R1区域受上眼睑和睫毛干扰较严重,R2区域受下眼睑干扰,且虹膜纹理主要集中在靠近瞳孔的区域,所以选择归一化图像的右上部R3区域为特征提取区域,R3区域大小一般不小于归一化图像大小的1/6,这里取40×200。提取特征区域后利用二维Gabor波将其筛选和绘制为相量,相量的信息包括方向和空间频率(图像内容)以及图像位置。

  利用这些向量信息绘制为“虹膜码”,最后使用虹膜码进行匹配认证。

  

 

  

 

  当用户启动功能后,手机点亮近红外光源,将眼镜对准虹膜摄像头,摄像头进行成像,手机对摄像头的图像进行采集,并输出至算法处理模块进行虹膜区域定位,特征点抽取并生成虹膜生物特征模板,首次生成的虹膜特征模板将会被存储到手机上,用作身份认证比对的特征库。

  后续实时采集的虹膜特征与存储的模板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即可完成手机解锁、APP解锁,虹膜支付等操作。手机搭载的近红外光源照射到眼睛的光线强度只有IEC 62471生物安全检测标准规定的光强的1/10,远远低于安全门限,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

  虹膜手机目前在技术上层面上,不管是摄像头硬件,IR LED照明灯还是虹膜算法,均已成熟,满足了产品级的应用需求,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几款带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当具备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陆续普及后,基于虹膜识别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解锁,APP保护等基础应用,会进一步拓展到权限控制,网络移动支付,文件数据加密,身份鉴权认证等领域。

  目前支付宝的安全架构方案(IFAA2.0)已经支持虹膜识别功能,并将其作为行业标准中的亮点重点推广。不久的将来,我们只需要看一眼,即可完成身份认证过程,相对的,不用担心密码忘记,指纹被窃取这类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三星 虹膜识别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