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业界动态 > 曝内幕论格局 芯片封装大佬都说了些啥?

曝内幕论格局 芯片封装大佬都说了些啥?

作者: 时间:2016-03-31 来源:业绩榜 收藏

  主持洪震:我们现在进入第四个问题,现在尺寸越做越小,是性能已经提升到足够满足应用需求,还是厂商因为成本压力而倒逼的结果?是否会带来品质风险? 这个问题我们先问问华灿施总,您为什么越切越小?没有风险吗?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9074.htm

  华灿施松刚:我先讲讲LED芯片比较怕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怕热,第二个是怕漏电。第一个热的问题,华灿芯片蓝绿光的光效每年可以提升10%,显示屏的电流比较小,相应的面积可以减少30%。我们华灿每年尺寸在改变,但是我们的频率和面积都是低于这个数字。再从亮度看,的技术在进步,灯的亮度也是在提升。芯片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在提升。所以,芯片面积减小,我们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测试验证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都是得到认可。另外,对价格比较敏感的需求,我们也是在顺应市场的需求,推出更适合的芯片出来。

  主持洪震:芯片说出来他的观点,那么我们冲得很猛的晶台光电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我们问问晶台的营销总监,他怕不怕风险?

  晶台湛治军:芯片尺寸的变小,是芯片厂和厂技术的提升,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是,我们同时认为芯片的缩小应该是有底线的,我们反对牺牲品质一味追求低价的缩小。

  主持洪震:您是不是具体有所指?

  晶台湛治军:我只是表达一下观点,技术进步带来的芯片缩小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产品都要经过很多的老化试验来验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

  主持洪震 :那么您认为如果出了问题,是芯片的问题还是封装的问题?

  晶台湛治军:无语。

  主持洪震:我们还是听听亿光是怎么看的吧

  亿光李家豪:谢谢主持人把这个难啃的骨头交给了我。这个问题的确是非常难回答。因为很难有一个标准说到底芯片多小才到尽头。亿光认为新产品的推出,都是经过厂商们千锤百炼的测试,是值得信任的。芯片的大小,还是应该由芯片厂商来主导。

  主持洪震:本来我们这个环节讨论要结束了,但是我发现欧阳好像比较郁闷,有话要说,我们请他再来谈谈吧。欧阳总,芯片真的能决定这个事吗,如果他们小到连线都打不上的话,您怎么办?

  国星欧阳小波: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就像刚才金线铜线之争,大芯片也是只有一个缺点:贵!其他都好。但是芯片厂为什么一直要切的越来越小,当然最真实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只能猜啊。

  芯片切小最大的动力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以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我觉得可能都没有很多时间去进行各种测试。一年就会切小两次甚至三次,你认为这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所以我这里也是代表封装和显示屏厂,向上游做一个呼唤,我们不要被下游的需求,只用切小芯片这一个方式来解决。我同意业绩榜张总的观点,市场是精准细分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多样的。国星对我们下游厂商,我会有8种方案去应对,但是我面对我上游芯片厂时,我很痛苦,就一种。

  主持洪震过来抢话筒了: 不能再说了,欧阳老大。百家讲坛第二场的时候,我们再听续集。否则,今天真有人从这出不去的。

  主持人张强:下面有人在说,不能结束啊,这里还有六张纸六个价格呢。现在我来揭晓谜底,大家对今年年底1010灯价格的预测,今天的最低价格是3分钱,最高的是5分钱,平均价格4.13分。这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们六位主流的封装厂给出来的价格预测。

  主持人张强问现场观众,你们满意吗?观众回应:不满意!主持人张强挥手指向台上嘉宾说:你们需要继续努力啊!

  主持洪震:没关系,华灿施总他们会接着切的!

  主持人张强:今天第一个版块的讨论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芯片 封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