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子产业走向未来
未来展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852.htm迄今为止,台湾电子产业在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与代工、晶圆代工和IC设计、电子产品组装、LCD面扳、手机芯片系统以及通信等领域已获得傲人的成就,并在新一代关键元部件诸如多点触控模块、3D面板、电子纸、WiMAX和锂电池等也都拥有了生产技术或研发成果。
当未来时间跨入21世纪20年代,Wintle王朝可能已“无可奈何花落去”,摩尔定律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面对全球新一波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十年将是具有十分关键意义的十年,台湾电子产业如何走出自己之路?
代工薄利时代即将过去,技术仰人鼻息的“me too”战略未可继续。自主创新、品牌转型升级已是必走之路,尽管DRAM业整合终归失败,但电子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还都需要进一步兼并整合,厂商更应联合作战,避免平板显示厂商间出现的内耗。同时,产官学研必需联手领导面向市场的关键技术研发,台湾当局应扮演主角,有企业建议制定“智慧电子计划”,通过培育智能新产品、软硬件整合、跨学科创新应用人才,以达到电子产业升级、技术自主、应用扩大的目标。有机结合四方力量,营造良好产业环境。
还应看到,小公司将是未来创新主力军,台湾当局应大力扶植,积极投资。智能化电子新技术要融入社会,让台湾电子产业真正立足本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驶向新一片蓝海。
台湾电子产业未来十年的第一目标是:超越“Made in Taiwan”的既有框架,迈向“So1ution in Taiwan”的崭新模式。
软硬兼施,“软拉硬,硬带软”,原先是“买硬件,送软件和服务”,而未来很可能是“买服务,送硬件和软件”。具体产品发展可归结为:“MG+4C”,即“医疗电子”(Medical E1ectronics)和“绿色能源”(Green Energy),加上Computer、Consumer、Communication和Content(4C)。
跨过Winte1的残壁旧垒,走App1e指引的产品个人化道路,所以,前面3个“C”之前,都必需加上一个“P”,变为:personal computer,persona1 Consumer和persona1 communication,小家伙(Gadget)唱主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