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首度回应入股中芯国际:不是想吃掉对方
《21世纪》:台积电未来对大陆设计产业的发展是如何看待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0498.htm曾繁城:我已经注意到,大陆已经出现系统公司带动设计公司发展的情况,比如华为和海思半导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也是大陆做设计产业的优势。现在我们向国内客户提供OPI平台,包括这次主推汽车电子平台,是希望与设计厂商找到一个简单合理的方式,大家在这个生态里面共同产生一个整体效益、创新效益。
中国市场很大,但是芯片设计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虽然这两年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大陆设计进步还是比较慢,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摆脱“一代拳王”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公司还主要依靠一款产品来打天下。同一个产品,一定要做两三代,还要有第二个产品,做两三代,才有可能成功。我认为在TD-LTE领域,大陆出现好的设计公司的机会很大。
国内这几年65纳米技术需求很多,虽然大量生产还没有,但是设计都在做。我觉得在TD-LTE方面,65纳米技术还是有点晚,应该及早介入40纳米技术的研发。我们国外用户都在用40纳米的工艺在做LTE。LTE应用要到三年以后才有应用。如果三年以后国内设计公司再来用40纳米,那是可能国际水平已经到28纳米了,所以每家公司的CEO要拿捏好这个趋势。
《21世纪》:大陆政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国内芯片代工企业的整合,比如上海的宏力半导体和华虹NEC,也有人认为未来中芯国际可能会加入,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曾繁城:早在五六年前,我就很诚恳地给半导体协会余理事长提过建议,盲目建厂的思路是不对的。大陆应该把重点放在芯片设计领域,这个是必须的,现在看情况也是一样。做半导体设计大陆比台湾有优势,因为有华为、中兴通讯这样的系统公司,台湾没有,政府可以鼓励让这些公司帮助设计公司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大陆完全有可能诞生大的设计公司。
对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我觉得就像山寨,山头太多了。从英特尔在美国的经验来看,他在那么多地方设立工厂,效率其实并不是很好。台积电现在所有的制造工厂都在新竹和台南,距离很近,方便互相支援。大陆地方太大,无论从成本、资源协调还是运营维护角度来说都达不到完美。制造也必须讲究有产业链,有集群生态。这方面中央政府要规划。
芯片业提前反弹
《21世纪》:去年此时张忠谋指出,业界需要认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尽快行动起来。一年过去了,台积电实际运营情况如何?从目前订单情况来看,经济开始复苏了么?
曾繁城:经济学家的预测都是不准的,去年大家都比较悲观,说如果2010年能够回到2008年的营收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看起来,这种反弹至少可以提前一到两个季度,这要归功于中国的山寨产品。台积电在库存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半年多来我们看到高端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应用。现在情况稍微好一些,美国市场刚刚开始逐渐恢复。
《21世纪》:在经济危机中我们看到全球芯片代工产业发生了变局,先是在中东资本支持下出现了Global Foundry,接着只做存储芯片的韩国三星也宣布要进入逻辑产品代工领域,业界认为这两家企业将对台积电构成很大威胁,您怎么看待与二者的竞争?
曾繁城:任何人都是可敬的对手,只要大家公平竞争就没有关系。三星技术实力很强,我个人很佩服三星,我是看它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三星成功的方法很简单,没有技术就买技术,然后同时与授权技术一起做研发,第二年自己做研发,第三年就开始自己做设计。三星的成功说明,无论如何不要忘记建立自己的技术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