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编辑观点 > 戴尔计划全面停用中国芯片,大厂产能转移成为趋势?

戴尔计划全面停用中国芯片,大厂产能转移成为趋势?

作者:陈玲丽时间:2023-01-10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据日经亚洲报道,全球出货量第三大计算机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24年停止使用所有制造的(包括非制造商在工厂生产的),并已告知供应商大幅减少其产品中“中国制造”组件的数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301/442522.htm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供应商没有措施来应对的要求,最终可能会失去大笔订单。

除芯片外,还要求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板(PCB)等其他组件的供应商以及产品组装商帮助准备在中国以外国家(如越南)的产能,计划在2025年要把五成产能移出中国。

捕获.PNG

此举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技术战争如何加速电子产品制造商将生产从亚洲最大经济体移出的最新例证。

戴尔真的能轻松停用中国芯片吗?

2022年9月,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信息显示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在国内生产,戴尔电脑主要生产基地也在中国。

长时间以来,戴尔都稳居全球PC供应商前三名。2022年10月,IDC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统计数据,戴尔以1196.3万台的出货量,占据17.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三大PC供应商的排名。

戴尔巨大出货量的背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供应链。事实上,对于戴尔来说,中国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同时也是轻易不能丢失的重要市场之一。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戴尔在中国大陆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153.1万台,占11.7%的市场份额,次于联想。预计2022年戴尔在中国的出货量会比2021年有所下降,但应该也占戴尔全球个人电脑出货10%以上的水平。

戴尔中国在过去数个季度的营收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在最近的一个季度中有所放缓,但是仍然保持了17.7%的增长率。目前,戴尔中国已经成为戴尔全球营收第二大的地区,仅次于美国。

2022年10月,美国宣布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芯片制造工具以及用美国设备在海外生产的芯片,此前还出台了“芯片法案”。

2022年12月15日,美国再次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击力度,将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含寒武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内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21家“主要”中国参与者列入贸易黑名单。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率先为美国企业做出“表率”,不再购买涉及黑名单企业的半导体产品。碍于如此现状,戴尔公司也不得不“对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局势的担心”,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戴尔的选择不多了。

而一旦停用中国制造芯片,将一半产业链都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家,对于戴尔来说,不但生产成本会大幅增加,而且建厂需要时间,对及时供应产品的压力也会增大,导致运营成本也会增加,势必会对其业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戴尔的“去中国制造芯片、去中国产业链”过程中,造成的结果都可能是:戴尔终将失去中国市场。中国电脑厂商在品质、成本各方面都有一定竞争力,如果戴尔不使用中国生产的芯片,那么它在中国市场要维持地位,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一旦因为产业链转移而失去巨大的中国市场,戴尔恐怕将得不偿失。

虽然,在去年11月的时候戴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未来5年在中国市场投入1250亿美元。但实际上,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拥有的20余家分支机构中(包括沈阳分公司、西安分公司、南京分公司等)杭州办事处、成都分公司等8家已被注销或吊销。

大厂产能移出中国成为趋势?

为了应对戴尔的目标,整个供应链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全球笔记本电脑电源供应器最大厂商群电,将在今年6月启用新建的泰国厂,据了解群电也会视情况考虑是否将转移电源供应器关键零组件变压器的部分生产线产能至泰国。

戴尔笔记本电脑的两大主力代工厂 —— 仁宝和纬创,也正在不断扩大越南产能,建立新厂,以满足戴尔的需求。仁宝现有的两期越南厂产能都几乎全满(都不是以生产电脑为主),2022年底宣布斥资6000万美元,兴建土地面积为40多公顷的越南新厂,初步规划用于生产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产品,最快将在2024年量产;而纬创的中国台湾、越南两地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产能合计在2025年占比将达到40%。

捕获.PNG

然而,对于戴尔为设定的时间点和比重等,供应链厂商却都秉持相当保守的看法。有零部件供应商指出实际操作起来会很困难,不仅目前在越南生产的数量极低,仍处于试产阶段且过程并不顺畅,还需要时间调整,同时也并未看到PC客户扩大在越南下单的迹象。

Counterpoint科技分析师Ivan Lam称未来5到10年会出现更多电子生产基地,例如印度、东南亚、拉丁美洲,而且可能不只产线转移,也会扩及零组件。来自ODM厂商的消息称与前两年相比,PC品牌厂商近期确实有意加快步伐实施产能迁出,尤其以美国品牌厂商表现得最为积极。

美国和中国之间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电子制造商现在更加认真地执行在中国以外建立有意义的替代生产基地的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紧张局势为企业将PC供应链(包括组装)从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中国转移提供了新的动力。

据外媒消息称,戴尔的竞争对手惠普也开始对其供应商进行调查,评估将生产和装配线迁出中国的可行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大陆以外的产能,积极布局东南亚代工厂,降低对中国代工的依赖。

目前印度工厂负责代工iPhone 14部分机型,实际组装产能占iPhone整体产能的5%不到。然而,根据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估计到2023年底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将占全年总生产量25%,2025年将达到40%,2027年将生产45%-50%的iPhone,有可能与中国的产能平分秋色。

至于iPad、Mac、AirPods等产品,苹果也会将相当大一部分转至中国以外的地区生产。苹果还计划在今年年中之前开始在越南生产MacBook电脑,这意味着该公司的所有主要产品线都将拥有一些替代的非中国生产基地。

留给中国芯片企业的时间和机会

ODM厂商称部分客户虽有的规划,但配合了客户后也不一定就能够获得订单,并不会对ODM厂商做出任何承诺;只是如果不配合,就肯定拿不到订单。所以,即使各大厂积极推动产能转出中国,ODM厂商仍会审慎评估。

有零部件供应商举出了曾经中国沿海地区的产能向重庆迁移的案例,当时重庆提供大力补助,才推动了庞大的产业链供应链迁移。如今转移到越南并没有补助激励,越南看似是最佳的选择地,但当地的人力资源是否足以支持?

再则,如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遭遇了挫折,加之整个市场景气度下跌。从2022年下半开始,个人电脑市场订单急速萎缩;进入2023年,订单需求依旧疲软。因而,各家供应链厂商优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去库存、多留现金,而不是转移产能。

这些跨国科技公司正在努力戒掉“中国依赖症”,但要真正实现产业链大规模转移,不仅仅是建立工厂那么简单,还涉及到人才、基础设施、当地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转移产业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捕获.PNG

如何增强和优化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可控度,将是未来一定时期的重要课题,也促进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更快和更大力度互为接纳与支持。

不破不立,这是对国内笔电、服务器、存储等相关厂家时不我待的警醒、发展动能的刺激。国内很多应用终端都在用国外的芯片,要提倡用国货、倡导内循环,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国产供应链完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