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加大国家投入 促进由大变强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产业群。在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的颁布实施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规划》的实施,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稳定、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509.htm一、发展特点
200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设计业为龙头,制造业为核心,专用设备、仪器、材料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产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2000年-200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08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17.1亿块,销售额达到1246.8亿元,分别是2000年产量和销售额的7.1倍和6.7倍,我国成为同期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二)产业结构日渐合理
近年来,集成电路设计业和芯片制造业发展迅速,占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设计业份额由2000年的不足10%上升至18.9%,芯片制造业份额由2000年的不足20%上升至31.5%,封装测试业份额则由超过70%下降至49.6%。
(三)产业群聚效应明显
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地区群聚效应日益凸显,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以及珠江三角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实现了全国95%以上的销售收入。近几年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并开始形成规模。
(四)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芯片设计已经具备5000万门、65纳米的设计能力;芯片制造业大生产技术已达12英寸、90纳米水平;封装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五)产业投资额高速增长
在国务院18号文件的鼓励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额高速增长,2000年到2008年8年间,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20年投资总额的7倍多。目前国内已建成投产12英寸生产线4条,8英寸生产线14条,还有多条8英寸-12英寸生产线在建设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