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市场分析 > 全球代工为什么争相扩充8英寸产能

全球代工为什么争相扩充8英寸产能

作者: 莫大康 半导体资深专家 时间:2008-03-1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图2  200mm Fab:取代还是淘汰? 数据来源:Gartner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79870.htm

  产能采用50纳米及以下制程。如美光将于08年采用35纳米制程生产64G及128G NAND闪存为计算机使用。

  因此,在存储器业中由于制程技术大部分已跨入70纳米以下,通常的8英寸生产线都是己运行近10年左右时间,光刻制程及规模都无法满足要求,所以业界预计共有43条8英寸存储器生产线,每年将以30%的速度淘汰或升级成12英寸。

  在这种趋势下,业为什么纷纷。可从中芯国际07年的财报中看出端倪,如其逻辑电路中90纳米的订单于07年Q4中占7.7%;07年Q3中占13.7%及06Q4中占14.7%;相应的0.13微米分别占24.4%、28.6%及14%;0.18微米分别占28.3%、28.8%及33.3%;0.35微米分别占22.7%、18.5%及9.5%,反映0.35微米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上升。

  业界深有感慨,之前有近70%的新产品会采用最先进的制程,而目前已大幅下降至20%。

高端出现减缓投资的征兆

  以前业固有的弱势是,凡先进的、量大面广的产品,如英特尔的CPU、三星的存储器及东芝的NAND等几乎不可能将订单释出给代工。一则怕技术外泄,另外丰厚的利润也不愿与别人分享。所以顶级的IDM拥有最先进的制程及最大的规模是必然发展趋势。

  然而,在代工业中,随着先进制程的研发费用呈火箭状上升,一定会面临投资的回报率矛盾。一个方面确有如TI、NXP等顶级IDM厂纷纷采用fablite(轻制造)策略,将订单转出给台积电。

  但是,如果代工业得不到数量足够大的订单,也会面临同样的窘境。目前来看,至少在08年中全球代工的投资普遍下降,如台积电于07年投资为26亿美元,而08年下降为18亿美元,幅度下降达30%,并预计未来5年的资本支出占营收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所以业界已预言“全球代工已落后于摩尔定律”。虽然这仅是短暂的动作,将来的发展仍不可预期。但是价值规律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变化的根本原因。

  IDM厂采用fablite策略,将订单释出,但同时将投资的风险转移给代工,在此期间代工执行得好,继续发展壮大。反过来,如果代工业退缩,有可能迫使那些IDM以新的方式重新建厂,这就是市场经济,供需关系的不断的变化。

结语

  全球代工处在关键转折时期,利益与风险共存。近期或许暂时能有利,关键在时间段及程度的把握。任何模式都有利弊,取决于不断创新及提升价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