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芯处理器媲美国际主流水准”真的实至名归吗?
单线程性能非常有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819.htm而本次公布的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这里其实玩了一个小手段,网络上公布的兆芯Fritz Chess Benchmark国际象棋性能测试成绩其实是有猫腻的。Fritz Chess Benchmark显示的是多线程性能,也就是说,如果测试的CPU核心数越多,那么,测试结果会越高。
覆盖的指令集老旧也是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测试成绩仅仅测试定点成绩,并不测试浮点性能。测试对核心数、主频、缓存等因素比较敏感,比如E5 2650 v2有8核16线程和20m缓存,即便默认频率只有2.6G,跑分依旧高达两万多。
但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对很多方面的考察不足,特别是对一些单线程性能强劲,但核心数较少,或者是阉割了缓存的CPU就会存在测试成绩和该CPU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不匹配的情况。比如图表中作为参照,只有双核的Intel G4500、Intel I3 6300处理器,以及图表中缓存相对小一些的AMD A10 7890。
具体来说,ZX-E是8核CPU,而ZX-E与Intel i5 6600测试分数差距大约为10%,本质上是8核对比4核的结果,换言之,如果就以单线程(单个CPU核)性能来说,按照网络上公布的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成绩,目前还处于PPT状态的ZX-E连Intel i5 6600的一半都不如。
同样,8核版的ZX-D在图表中能的数据能够媲美Intel I3 6300处理器也是8核对比双核的结果,虽然Intel I3 6300处理器的超线程特性会给测试带来一定加成,但本质上来说Intel I3 6300依旧是双核,等于是用ZX-D 8核的成绩对比Intel I3 6300双核的成绩。换言之,就是ZX-D 8核绑在一起的性能约等于Intel I3 6300双核的性能。如果以这个象棋测试为基准,换算为单线程性能的话,ZX-D的单线程性能可谓惨不忍睹。
也许有人会说,多线程性能过得去不是也挺好?为何要执着于单线程性能?
其实,作为桌面CPU,最重要的就是单线程性能,因为桌面平台程序都是串行的,如果单线程性能上不去,用户体验会很糟糕,即便是8核、16核CPU,在单线程性能不足的情况下,实际用户体验很可能会反而不如双核CPU——在使用中很有可能出现网络上调侃的“1核有难,7核(15核)围观”的情况。
此外,很多应用往往做不到8核/16核优化,不少都是双核优化的,比如大量国产网络游戏。而恰恰国产网络游戏的用户数量还真不少,换言之,就是面对国产网络游戏的CPU非常有市场。如果用单线程性能有限,但却有8个核心的CPU,比如8核版的ZX-D来运行这些双核优化的网络游戏,用户体验会非常差,实际的游戏体验反而不如之前图表中,测试成绩不如ZX-D的Intel G4500。
这也是玩国产网络游戏,Intel I3系列CPU虽然只有双核,但实际游戏体验却胜过AMD一系列6核、8核CPU的原因——这些年,AMD虽然开发出了一系列6核、8核CPU,但无论在用户体验上,还是在商业上,都不是Intel的双核、四核CPU的对手,而且近乎处于被碾压的状态。甚至有网友调侃“I3默秒全”,这种说法的根源也在于Intel的CPU在单线程性能上远远强于其他公司的X86 CPU。
就商业上来说,AMD这些年这一大票单线程性能不行的6核、8核CPU显然是失败的,而兆芯CPU的单线程性能比AMD都有不小差距,ZX-D和ZX-E将来在商业市场上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只能仰仗兆芯强悍的背景,向党政军推广采购了。事实上,某地方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推广兆芯,下图来自其政府采购网。

而AMD最新的Zen显然是AMD总结经验后呕心沥血之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幅提升了单线程性能,Zen的微结构性能已经与Intel的Haswell相当,虽然Haswell是数年前的产品,但考虑到Intel这些年一直挤牙膏,Zen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而这也是AMD对Zen寄予厚望的原因。
因此,对于桌面CPU,单线程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单纯堆核心数,然后用某一个特定的、以偏概全的、非权威测试说明多线程性能接近Intel的某些CPU,而非像飞腾那样公开SPEC2000/2006测试数据,就宣称“兆芯处理器媲美国际主流水准”,这绝非科学客观的态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