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芯片巨头挤破头收购MEMS激光扫描投影技术
Opus 创始人洪昌黎博士对 TECH2IPO/创见表示,2016 年对于 Opus 来说是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Opus 跟 Magic Leap 和 Facebook 公司分别签署了协议,但是因为签署了 NDA 协议,具体合作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 Magic Leap 和 Facebook 自己以及国外媒体曝光的信息来看,他们的 MR 产品或许应用了 Opus 的相关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2/344466.htm
而在 MEMS 激光雷达领域,Opus 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应用。Google 的自驾驶汽车上装备的是机械式脉冲激光发射器,而 Opus 的 MEMS 激光雷达可以完全取代这些笨重的设备,以一枚硬币的大小安装在汽车保险杠上,MEMS 的效果比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效果还要好。更关键的是 Google 自驾驶汽车上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成本高达 7000 美元,Opus 的成本只有 50 美元,不仅成本降为原来的 1% 不到,而且体积也缩小了 100 倍。

洪昌黎博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28 岁博士学位、2 年兵役),掌握着 27 项发明专利。在 Opus 的团队中,还有多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经验、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电机工程硕士黄世才,来自 UC 伯克利的博士后杨学安,以及多位美国南加大、马里兰大学海归和台大、清华、交大硕士毕业的人才,专业涵盖微机电、集成电路设计、光学、软硬件设计等领域。团队成员均有多年相关的技术背景,技术实力雄厚。也与国际知名的厂商进行了战略合作,建立起了微机电芯片大量生产的供应链。

(整个 Opus 团队一眼望去全是技术宅,左二洪昌黎)
创业艰辛,曾遭日本客户质疑方案无法重现
在众人甚至战略合作伙伴眼中,Opus 目前的发展轨道或许是让人称羡的,但跟众多创业公司一样,Opus 一路走来历经许多波折,甚至面临关闭的危机。1998 年洪博士离开了与朋友共同创立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曾经拿到台积电与宏基电脑的投资,后被美国 Amkor Technology 并购。之后加入了新加坡汇亚基金负责风险投资业务,参与阿里巴巴第一笔融资,开始进入投资领域。与此同时,硅谷的投资人也开始了对 MEMS 激光技术领域的疯狂投资。
互联网泡沫破裂 2 年后,Opus 成立了。当时硅谷尚未恢复元气,但是基于对技术和市场趋势的了解,洪博士坚信 MEMS 在激光扫描应用更巨大的机会将会来临。在取得台湾一品光学董事长天使投资后,便投入一维 MEMS 芯片的开发与光学系统的合作。一年后的会议上,Opus 的产品收获了来自日本客户的订单,但也因为芯片规格原因需要重新设计架构。历经数次规格提升,两年后 Opus 的产品终于满足了日本客户的苛刻的「工匠精神」的要求。但不巧的是,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了。洪博士回忆,2007 年时客户合作计划,公司面临资金断链的危机。不过通过严格控制现金流、开发新产品、新客户,公司顺利渡过难关,同时也完成了从产品到解决方案的转型。
在访谈中,洪博士向我们透露,在众多合作的国外客户中,他依然清楚地记得一次跟日本客户合作时的波折与客户对产品的希冀。在一次跟某位日本客户合作中,Opus 顺利的提供了 MEMS 光机设计方案与样品,但对方的一位技术主管在自行尝试重现设计方案时,指责 Opus 并质疑该设计方案不可行,要求提供额外的样品以配合其开发进度。
事后该技术主管向其研究所所长报告 Opus 的方案无法实现,所长非常不高兴,亲自到 Opus 对方案进行查证。在 Opus 技术团队依据设计方案现场做出样品后,当下该所长即向 Opus 的代表道歉并打电话责备日本下属失职,此后该公司技术团队始终对 Opus 保持信任与尊重的态度,双方也更加紧密的合作。
技术实力加可靠的产品再加上多种前瞻型技术产品对 MEMS 芯片的需求,让 Opus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量的订单。Opus 现在与夏普、欧姆龙、Blue Optech、Magic Leap、Facebook、小优智能、LG Innotek、上海汉缔等公司在 3D 深度摄像头、AR/MR 智能眼镜、激光抬头显示器、激光雷达、虚拟浮空投影等领域开展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