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成功的关键:海外并购要有的放矢
机会与陷阱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6829.htm在谈及并购心得时,陈大同说:“在进行海外并购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既包括对机会的认知和把控,也包括对并购陷阱的警惕。有些机会看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很难,甚至遍布陷坑。”
在并购当中,陈大同认为中国公司有如下优点: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产品开发更为快速,且成本低。而国外公司的优点是: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全球性的销售渠道及客户群,再有就是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
强强联合,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并购的失败率非常高,经过多年统计,在硅谷,这个比例超过80%,因此,要实现1+1》2,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对此,展讯的CEO李力游曾感慨道:“对上市公司CEO的的致命诱惑就是并购,这也是把公司搞垮的最快途径。”一旦冲动并购,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常常导致对被收购业务的消化不良,从而一步一步将原本具有良好业绩表现的公司拖垮,这也是处于并购热潮中的国内公司最该警惕的。

在谈到国内企业进行并购的优势时,陈大同表示,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中国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额分已经超过50%,这促使国内的IC设计公司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同时期的海外公司增长率几乎未有提升,甚至有的还在下降,这也是造成企业市场估值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另外,海外公司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创始人大都已退休,由职业经理人在掌舵公司的发展,这就使得其股权较为分散,董事会和股东的力量很强,他们大多希望能够套现,
再有,中国的资金渠道多,资金量充足。中国企业确实具有高报价能力,而且管理好的话,能够形成较为明显的协同效应,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又可以打通渠道,
最后,就是中国企业承诺保留团队,进入中国市场,打造世界顶尖公司等,对收购对象现有管理团队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而在国外半导体企业之间的并购中,是很难提供以上这些承诺并实施的。
相应地,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劣势,包括有:并购热潮中,中国多种资本竞相提出并购意向,使得对方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不断抬高价格;外国政府审查风险;对中国缺乏信任感,心理抗拒;国内缺乏专业的并购和管理团队,这会导致难以实现对并购来的资产的有效消化,后续风险极大。
经验分享
基于成功收购海外资产OmniVision和ISSI,清芯华创积攒了不少实践经验,陈大同也总结并与业界同仁分享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要有一支熟悉半导体产业(纯粹的资本运作是不行的)、有国际化经验、高度专业化的操作团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要有决心和耐心,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布局,而非一锤子买卖式的资本游戏,这就需要深耕细作,搞半导体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
3、每笔收购案都不相同,所以要灵活对待,在操作过程中要有创新思维和商业模式,要敢想,决策更要快。
4、要多家合作形成买方团,其中的领投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推荐最佳的组合方式是:产业基金(灵活)+国内龙头企业(落地)。
5、沟通,这个非常重要,要从多方面、多渠道与对方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形成良好的沟通。
6、双赢,心态要放好。
7、要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情况,如劳工法、政府限制等。
8、要吸引人才,抱着开放的心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