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成功的关键:海外并购要有的放矢
国内半导体业投资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6829.htm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推出了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纲要,想通过国家的力量来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两年多过去了,我们发现,除了国家“大基金”主导力量之外,各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本也积极地投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三国演义”式的半导体产业格局,即魏国:中央政府/国家大基金(天时,主流、正统、阵地战);吴国:地方政府+外企引进(地利);蜀国:清华紫光集团等(人和,运动战)。

陈大同表示,在产业发展方面,地方政府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原来中央政府没有想到的招商引资模式,如今在地方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包括厦门、合肥、南京、重庆等地区,都把这种模式的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而且越发地驾轻就熟。
而以清华紫光和京东方为代表的民间资本集团,最近几年非常活跃,这种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上多种力量合作、交叉,共同推动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前进。
半导体产业的并购与整合
陈大同认为,要进行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整合,有些条件是必需的,而国内的产业条件已经成熟,如龙头企业的成型(中芯国际、海思、展讯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外股市对半导体企业的估值有巨大差距,以展讯为例,它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其PE值在8~12倍之间,OmniVision上市20年间,其PE值浮动范围也在10~12倍。而国内很多企业的PE值浮动范围达到了上百倍,形成巨大的泡沫,使得资本高度关注该产业。
另外,新型产业基金的出现,也在推进着半导体业的并购与整合。为了适应半导体产业不断变化、高度市场化的特点,中央政府采取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引导的产业基金,即“大基金”,由专业化的团队进行投资决策,而非原来的政府领导决定。此外,各个地方也成立了产业基金,例如北京的清芯华创、上海的武岳峰资本,以及武汉与合肥等地的产业基金。还有一些社会化资本,如清华紫光、建广资产。也有一些龙头企业基金,如中芯聚源、京东方的芯动能等。

陈大同表示,清芯华创在过去两年之内,参与了两起海外并购项目,一是收购OmniVision,二是ISSI。此外,华润竞购Fairchild的项目,清芯华创也参与了,但最后惜败给了安森美半导体。

清芯华创收购OmniVision的工作流程

清芯华创收购ISSI的工作流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