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fin处理器及嵌入式mClinux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前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0720.htm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数字处理是系统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使得采集系统的外设也越来越复杂,外设通讯和驱动编写成为一项复杂和繁琐的工作。以应用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为此类需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能够适应实际应用中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的严格要求。ADI公司的Blackfin系列处理器将嵌入式微控制器和DSP融为一体,取二者之长,提高了系统工作效能,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多线程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也可增强采集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对开发者来说, Blackfin处理器和mClinux的结合很有吸引力。
系统结构及硬件平台
本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2个数据采集通道、1个触发通道、ADC转换及存储电路、DSP及FPGA控制部分组成,并包含有以太网、RS232接口、USB、TFT液晶显示部分。系统硬件平台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信号从采集通道进入,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进入ADC,被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即进入FPGA、DSP进行数字控制处理。经过DSP处理过的信号,可送至其它外设以显示、存储,或通讯。

图1 系统硬件原理框图
BF531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供电电压3.3V,内核电压1.2V,为了使系统能够开机自动从FLASH中启动,设置BMODE为00,即从外部存储器启动。FPGA、片外SDRAM、flash,以及USB和液晶直接和BF531通过地址线、数据线相连。
系统中应用了TFT LCD液晶显示模块FG050605DNC,该LCD控制简单,只有RGB每色5个共15个信号,以及数据使能、数据时钟和行频、场频控制信号。LCD晶直接由DSP控制,DSP的Timer1、Timer2提供行、场频信号,PPI口传输数据,由FPGA提供时钟,配置mClinux开辟一块framebuffer作为显示数据存储区,配合Linux下的液晶驱动,即可工作。
软件设计
由于DSP中运行的是基本上已经成熟的算法和控制流程,所以软件设计的主要工作为在DSP中嵌入操作系统。
U-Boot的移植
U-Boot的移植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对CPU的移植,一个是针对Board的移植。U-Boot中已经有大量可直接下载到某些开发板上的程序,为了减小工作量,可选一个最接近自己设计的开发板来进行修改。本设计中采用了stamp目标板。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