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再度试水“中国芯”:抗衡的难度
“中国芯”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有造假的“汉芯”,后有中科院支持艰难前行的“龙芯”,现在又有一家企业试图从新的角度来探索“中国芯”之路。9月13日,北京新岸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岸线”)推出这款被称作“全球第一款基于ARM Cortex-A9技术的40纳米双核2.0G计算机系统芯片”,新岸线将其命名为NuSmart 2816。这款名字复杂的芯片背后有两个重要的看点,一是基于ARM的“中国芯”,二是针对英特尔驻守的电脑市场。基于ARM的通讯“中国芯”不是没有, 但是电脑市场的“中国芯”,确实是第一个。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754.htm对于建立在ARM芯片基础上的新岸线芯片是否能被叫做“中国芯”,北京新岸线公司芯片研发总监、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笑称:“这款芯片是我们的团队拼出来的。”
“拼出来”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新岸线的团队辛苦研发四年才推出产品。另一层含义就是这款芯片集成了ARM的中央处理器、显示芯片、南桥北桥以及各种芯片技术。
这一技术及市场策略和“山寨手机之父”的芯片商联发科有相近之处,联发科通过制定集成低价的手机集成解决方案,可以让很多山寨手机厂商以低廉的价格制造手机。
周文还表示,“中国芯”一词要慎提,毕竟百分之百的自主产权很难实现。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才能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兼容、国际”。
ARM和新岸线的组合真的能杀入电脑芯片市场吗?新岸线并非无名之辈。新岸线公司此前主要运营手机电视标准技术TMMB,但由于广电总局支持创毅视讯公司 研发的另一种手机电视标准技术CMMB,所以尽管新岸线还没有在国内放弃TMMB的推广,但是已经不得不转战海外,将更多精力转向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四年前,新岸线开始与ARM公司合作研发应用于电脑技术的芯片。
这款芯片到底能实现怎样的功能?周文介绍,该芯片首次在单一芯片上实现了双CPU核、多GPU核的架构,并同时集成了1080P高清解码、DDR2/3内存控制器、USB 2.0等计算机系统功能,而整体功耗保持低于2瓦,仅为传统计算机的五分之一。
ARM的算盘
借助新岸线的集成技术,进入英特尔垄断的电脑芯片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知识产权供应商ARM公司针对英特尔的反击之举。
英特尔已经开始推广其带有通讯功能的芯片,正在逐步向手机芯片领域扩张。相对于英特尔的扩张,ARM也希望反向进入电脑市场,但是苦于众多第三方电脑软硬 件公司都从属于强大的微软英特尔联盟(Wintel),大多处在观望态度,所以ARM也一直无法找到更多的厂商来支持ARM芯片在电脑领域的扩张计划。
巧合的是,不从属于计算机领域生态链却又有一定技术的新岸线正好可以和ARM互相借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