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专题 > 李可为——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产业人才

李可为——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产业人才

作者: 时间:2010-09-02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迎接广阔未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326.htm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年轻专业的发展,李可为老师一直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也就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新的人才模式也被创造出来。

  “我们从08年开始实行双班主任模式。”李可为老师介绍到,“每个班级都有两名班主任。”学生在学校住的时候,就由学校的教师来进行管理。当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时,就由学校从工厂聘请班主任,来管理学生的实践与日常生活。这一模式后来还孕育了一个英特尔实验班。

  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英特尔成都工厂的合作中,ESAP合作项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并建立起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的工程中心。“ESAP就是技能培训项目,也是目前工程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李可为老师介绍到。英特尔公司员工就是用ESAP进行设备培训,英特尔40多年来一直只面向内部员工的培训体系,也是在与成都电子高专的合作中,第一次开放给了学校。

  ESAP项目由四大实验室和英特尔在线课程组成。四大实验室涉及了自动控制系统、真空射频系统(为大连晶圆厂培养人才)、封装设备系统、平板显示实验系统。而目前已购置设备的自动控制实验室又涵盖了“工业过程控制IPC-200、柔性制造系统MAS、还有智能机器人。”说起这些凝结着自己的心血和希望的专业设施,李可为老师如数家珍。

  “这样四个大的实验室就构成了我们工程中心的主体。”李可为老师说。如果说四大实验室是ESAP项目的“硬件”,那么这一项目的“软件”就是英特尔公司提供的在线的课程。“英特尔将这些课程开放给我们,资源共享。”李可为老师说,“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训项目。”

  “得益于专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影响,省政府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学校在这个项目上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李可为老师感谢政府部门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据他介绍,学校新校区实训大楼已经竣工,其中近800平米的面积给了工程中心。学校还与京东方合作,在微电子技术专业开设了“光电显示技术方向”,今年开始招生。“有与英特尔的合作,以及校方、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完备的学习环境和实习设施,为产业培养更多适用的人才!”谈到这一新型教育合作模式的未来,李可为老师踌躇满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Intel 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