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发展模式的启迪
经典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1854.htm有人说,韩国以三星为代表是学习模仿日本,成功地重走了一遍日本走过的道路,有一个发展电子工业的基本大法——“电子工业振兴法”。
韩国1977年开始生产集成电路,比美、日分别晚16年和11年。和日本如出一辙,同样以DRAM为抓手,且更大胆地跳过了LSI时代,l984年直接进入64K DRAM生产,跃入VLSI时代,l985年开始生产256K DRAM,1986年量产1M产品,大约用了12年时间便赶上了日本的技术水平。韩国的成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资助,1983年商工部制定“半导体产业培育计划”,1983~1986年间共投入2600亿韩元,积极支持建立生产基础和技术开发。l986年又组建了由13家公司参加的“韩国半导体联合体”,开发4M DRAM以上的VLSI,1986~1988年间共投资l400亿韩元,政府和联合体各出一半。韩国在世界上率先推出4M产品,1994上市256M产品,1996年1GB产品面世。上世纪90年代韩国半导体业崛起,三星成为世界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的领头羊,同时日本企业则节节败退,慨叹90年代是它们“丢失的10年(lost decade)”。
上世纪90年代掀起的以TFT-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浪潮,三星公司不甘落后,紧跟日本Sharp公司,于l995年推出22英寸LCD屏,1997年上市30英寸屏,1998年开发出高清LCD TV,并出口美国。尽管三星在监视器、笔记本电脑用LCD产量方面略输于LG公司,但在电视和公共显示用的大尺寸LCD屏领域则君临天下,无出其右者。三星近期积极在LCD电视上带头釆用LED背光取代冷阴极管,对未来OLED电视的开发也立居潮头。
今天明天
如果说国家是经济的“推手”,那么,像三星这样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的巨型公司便是“拉手”。三星公司为加强领导,退休了2年的李健熙又回归到董事长的位置,他强调指出:“世界上许多最优秀的公司正在土崩瓦解,很难说三星公司是不是也会这样。三星公司今天经营的业务和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大多会消失。三星公司面对危机,仍将依靠manufacturing(制造)推进公司发展。”
2010年,世界许多电子公司正先后从危机中脱身出来,世界经济形势还存在着变数和不确定性。此时的三星公司却遇机善变,看准了世界消费电子和IT业市场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水平、发挥公司产品优势和扩张生产,作了勇敢大胆的投资。这一年它的生产投资和研发费用合计共有226亿美元之巨,比上年翻了一番,不仅创公司历史之最,也使同行为之侧目。
李健熙认为,这个时候的巨大战略性投资对公司而言是未来增长的机遇,也是帮助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其中,95.6亿美元将用于扩大半导体生产,43.5亿美元用于LCD生产,17.4亿美元用于数字电视和手机生产,69.6亿美元用于研发。
另外,三星公司决定在未来10年中投资206亿美元,创建5项新的事业,包括太阳能电池、LED照明、电动汽车用充电电池、生物制药和电子保健设备,显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5项新事业中,前3项对公司而言实际并非全新业务,是继承和发展,生物制药和电子保健设备则是新创的。在这项大规模投资的资金分配为:太阳能电池52.2亿美元,LED照明76亿美元、汽车充电电池46.9亿美元,生物制药设备18.3亿美元,医疗保健设备l0.4亿美元。这5项事业到2020年将为公司创造450亿美元的营收,4.5万个工作岗位。届时,将向GE、Philips和Sony等世界企业发起挑战。
成功之道
仔细分析三星公司的发展模式,可以得出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 坚强有力的政策领导
综观日韩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大型公司的培育,都离不开稳定的政府和健全的政策。战后日本政府的“倍增计划”,今日韩国的“747计划”都起到了经济推手的作用。两国“官产学”紧密合作体制下的“电子工业振兴计划”和“VLSI集成电路研究所”等关键有力之举,都将本国电子工业作为主导工业加以培植,并成长为第一工业,使半导体业乘势而起,发展到了全球盟主的地位。日本政权近年的动荡,则引起电子行业走向下坡,甚至导致惧怕三星,时下日本流传着“How not to lose Samsung?”、“Don’t fear Samsung!”等说法。
2. 明确的战略方向
不言而喻,三星公司是采取了日本“80年代的半导体战略”、“90年代的FPD战略”,但它选取的时机正确,做法得当,因而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未来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医疗电子也和日本走向略同,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