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终端厂商关注半导体品牌 器件知名度现价值

终端厂商关注半导体品牌 器件知名度现价值

作者: 时间:2010-03-17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多个市场领域的企业不仅在产量上力拔头筹,他们的设计能力也正在迅速崛起。同时,他们对元器件的选择和采购也提出了越来越完备的要求,形成了强大的话语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6990.htm

  在手机这个大市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09年,中国手机产量为6.19亿部,占全球产量比重的49.9%。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助理、手机产品体系硬件平台部部长朱东堂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元器件采购上的关注点。“针对不同的物料,我们采购工作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他说,“例如,对于市场上充分竞争的一般材料,我们会优先考虑成本;关键材料则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对于瓶颈材料,就必须重视交货周期,因为如果不能及时交货将影响到生产进度。”针对未来,他认为,品牌的影响力首先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这将影响厂商的行业地位;其次取决于其服务模式上的创新能力。

  在汽车这个新兴的大市场,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产量达到1379万辆,打破日本和美国近20年的垄断地位。在这一市场上,中国企业的生产量达到40%,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将快速增长。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晓冰对记者表示,汽车电子芯片要满足宽温度范围、高可靠性、高处理能力、符合多网络共存、具备开发便捷性等特性。而且,虽然目前汽车关键零组件被全球几大和零组件企业牢牢占据,但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希望打破这样的格局。

  在工控类市场,中国有很多研究所从事产品开发。某研究所采购部人士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他们目前采购元器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可靠性,包括宽温度范围和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为了降低风险,他们采购时主要集中在几个品牌上。而从目前工控类产品的开发趋势看,未来,他们除了继续关注可靠性外,还希望元器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满足系统多功能的要求;元器件产品支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具要越来越丰富。

  中国半导体品牌要改头换面

  ●IC设计业逆势增长

  ●中国企业应改变低端形象

  ●成功案例不断涌现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半导体业销售收入为1109亿元,同比下滑11%。与此同时,去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4.8%。

  长期以来,在产品设计工程师的眼中,中国半导体产品的品牌以低端低价为主,在系统中担当不了核心芯片的责任,质量和性能也不高。但随着近年来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一些中国半导体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并获得重要客户的应用,中国半导体产品不应再给自己打上“低价替代品”的标签。

  以君正为例,其产品技术属于核心处理器技术,而且该产品具备比使用ARM核心的处理器还低的功耗指标,作为主处理器芯片获得汉王电纸书、爱国者等终端企业的大量应用。中天联科的创始人参与了国际卫星机顶盒标准AVS-S的制定工作,其AVS-S2调谐器产品已经获得在AVS-S2领域走在前列的韩国机顶盒企业的采用,为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基础。锐迪科在较短的时间中开发出了全线射频集成电路产品,近些年持续保持高增长速度。泰景抓住了许多厂商从模拟电视芯片转投数字电视芯片的转换期,看准了模拟移动电视对无线通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价值,成功推出了尺寸小、功耗低的移动模拟电视芯片,成功跨过了销售收入过亿美元的门槛。

  有了这样一批明星企业,中国半导体产品不应该总以低价竞争、“8折定律”为代名词。中国企业需要合力开创“以满足内需市场为主、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特性的新品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半导体 终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