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产IC设计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产IP授权厂商的不断涌现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国产IC设计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和行业竞争力。在ICCAD 2024上,5家领先的国产IP授权企业先后亮相,芯原微电子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芯来科技创始人胡振波,锐成芯微CEO沈莉,奎芯科技联合创始人唐睿以及芯耀辉副总裁何瑞灵分别带来关于国产IP授权业务发展的介绍,为众多国内IC设计企业提供了开发高性能IC设计的技术底座。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五年的IP领军企业,芯耀辉专注于先进半导体IP研发和服务,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 关键字:
芯耀辉 IP 路径依赖
- 12 月 23 日消息,外媒 Wccftech 美国当地时间 21 日刊文称,英伟达将在 GeForce RTX 50 系列游戏显卡的高端型号上采用与 RTX 40 不同的上市顺序策略:首先于 CES 2025 发布会不久后的 1 月中旬开售“次旗舰”RTX 5080。备注:英伟达 RTX 游戏显卡首发上市顺序并不固定,在 RTX 40 系上率先开售的是 RTX 4090,而在 RTX 30 系中则首先由 RTX 3080 (10GB) 登陆市场。英伟达 GeForce RTX 508
-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RTX50
- 摘要:● 新思科技超以太网IP解决方案将提供高达1.6 Tbps的带宽,可连接多达一百万个端点。● 新思科技UALink IP解决方案将提供每通道高达200 Gbps的吞吐量,连接多达 1024 个加速器。● 全新超以太网和UALink IP是基于新思科技业界领先的以太网和PCIe IP研发的,这些 IP 共同实现了5000多例成功的客户流片。● AMD、Astera Labs、Juniper Networks
- 关键字:
新思科技 大规模AI加速器集群 超以太网 UALink IP
- 芯原股份近日宣布推出全新Vitality架构的图形处理器(GPU)IP系列,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广泛适用于云游戏、AI PC、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等应用领域。芯原新一代Vitality GPU架构显著提升了计算性能,并支持多核扩展,以进一步提升性能。该GPU架构集成了诸多先进功能,如一个可配置的张量计算核心(Tensor Core)AI加速器和一个32MB至64MB的三级(L3)缓存,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出色的能效表现。此外,Vitality架构可单核支持多达128路云游戏,满足高并发和高画质的云端娱乐需求
- 关键字:
芯原 Vitality架构 GPU IP
- 12月10日消息,近日,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根据通报提及的公告,2020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作出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决定。根据申报方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英伟达、迈络思和集中后实体履行如下义务:(一)向中国市场销售英伟达GPU加速器与迈络
- 关键字:
英伟达 反垄断法 AI GPU
- 无论是在出货量巨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还是针对特定应用的细分芯片市场,差异化芯片设计带来的定制化需求也在芯片设计行业中不断凸显,同时也成为了芯片设计企业实现更强竞争力和更高毛利的重要模式。所以,当您在为下一代SoC、ASIC或FPGA项目采购设计IP,或者寻求更适合的验证解决方案(VIP),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您的芯片设计项目的时候,SmartDV都可以快速且可靠地在其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之上进行IP定制,以满足您期待的差异化设计需求。当大型IP供应商将其客户锁定在使用商品化的通用内核时,SmartDV就已经提供了
- 关键字:
IP Your Way SmartDV 定制IP
- 12 月 3 日消息,据台媒工商时报报道,市场传出英伟达下一代 Blackwell 架构芯片 GB200 的量产计划再度遭遇技术瓶颈,而微软将削减订单。供应链透露,这次出现问题的是背板连接设计,因美国供应商的 Cartridge 连接器测试良率不佳,量产时间恐再推迟至 2025 年 3 月。英伟达正积极寻找替代者,不过碍于专利障碍及产能爬坡等问题,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英伟达 GB200 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 CoWoS-L 先进封装技术,并整合高度复杂机柜设计。然而因设计复杂命运多舛,量产时间几经延迟
-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计算平台 GB200
- 据称,有关 Nvidia 的 GB200 NVL72 服务器机架过热的报道被夸大了。Business Insider 报道称,Blackwell 的冷却设计错误已经得到解决。据称,Semianalysis 的首席分析师 Dylan Patel 告诉 Business Insider,已经存在了几个月的 Blackwell 的设计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并表示过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Semianalysis 的五位监控半导体行业的分析师报告说,触发几家供应商“返工”的冷却系统问题是一个“微小”的变化。Bl
- 关键字:
Nvidia Blackwell AI GPU 过热问题
- Nvidia 的 GB200 NVL4 解决方案通过在单个主板上实现四个 B200 GPU 和两个 Grace CPU,将事情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Nvidia 发布了两款产品:GB200 NVL4,这是一款具有两个 Grace CPU 的怪物四通道 B200 GPU 模块(超级芯片有四个 B200 GPU和两个 Grace CPU)以及针对风冷数据中心的 H200 NVL PCIe GPU。GB200 Grace Blackwell NVL4 超级芯片是标准(非 NVL4)双 GPU 变体的更有效的变体,
- 关键字:
Nvidia CPU GPU AI 处理器 GB200
- 公司创始人季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是「华为天才少年」,主攻体系结构、AI 芯片方向。
- 关键字:
GPU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曝出发热问题,需要重新设计机架并可能导致客户延误。据The Information周日报道,英伟达下一代Blackwell处理器安装在高容量服务器机架时面临着过热的挑战。发热问题导致了设计变更和延迟,并引起了Google、Meta 和Microsoft等客户的担忧,他们担心自己是否能按时部署Blackwell服务器。此前,由于芯片出现设计缺陷,英伟达已不得不将Blackwell GPU的生产和交付推迟至少一个季度。这两起事件凸显了英伟达在满足客户对AI硬件的需求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 关键字:
英伟达 Blackwell 芯片 GPU
- 11月15日消息,近日,摩尔线程在在北京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也是今年第三家启动IPO的国产GPU厂商了,公司定位和产品也都颇为相似。摩尔线程的创始人、灵魂人物张建中已在GPU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曾是NVIDIA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核心创始团队也大多来自NVIDIA。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扎实基础,摩尔线程成立仅仅一年,就完成了首颗全功能GPU的研发,随后发布了全新的MUSA架构、首颗芯片“苏堤”、PC和工作站显卡MTT S50、数据中心加速卡MTT S2000,成立两年发布第二
- 关键字:
摩尔线程 燧原科技 壁仞科技 GPU AI加速卡
- 11月1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今天起摩尔线程正式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国内GPU独角兽摩尔线程今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之前,摩尔线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建中给公司全体员工发出一封信,信中写道: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间点,我想说的是,中国GPU不存在“至暗时刻”,只有星辰大海。摩尔线程从始至终只有一项事业:打造中国最好的全功能GPU,我们会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我们坚定走下去的决心。按照摩尔的说法,加快自主研发与创新。目前他们的
- 关键字:
摩尔线程 GPU IPO
- 全球领先的硅知识产权(IP)提供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Imagination”)近日宣布:其最新专注汽车领域的 Imagination DXS GPU IP 已通过 SGS-TÜV Saar(SGS旗下,世界领先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的全面审核与评估,正式获得 ISO 26262 标准的 ASIL-B 级别认证。根据ISO 26262 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所有车辆执行的功能都根据潜在风险进行分级。ASIL-B 标准要求处理器对单点故障的诊断覆盖率超过
- 关键字:
Imagination GPU ASIL-B
- 11月11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台积电通知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将从11月11日起暂停向人工智能和GPU客户提供7nm或以下的芯片。报道中提到,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并非所有大陆IC设计公司从此以后都无法获得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工艺支持,目前最新的管控仅限于AI/GPU相关,手机、汽车等芯片不在管辖范围内。至于AI/GPU相关芯片,则需要等到台积电与美国商务部协商出台具体管控细则,符合条件的芯片依旧有望通过申请许可的方式在台积电继续流片生产。这一决策对中国大陆AI和GPU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法再使用台积
- 关键字:
台积电 人工智能 GPU 7nm
gpu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gpu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gpu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gpu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