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集成的验证套件能够在整个IC设计周期内提供无缝的IP质量保证,为IP开发团队提供完整的工作流程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日前推出 Solido™ IP 验证套件 (Solido IP Validation Suite),这是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签核解决方案,可为包括标准单元、存储器和 IP 模块在内的设计知识产权 (IP) 提供质量保证。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质量保证 (QA) 覆盖范围,涵盖所有 IP 设计视图和格式,还可提供 “版本到版本” 的 IP 认证,能够提升完整芯
关键字:
西门子 Solido IP IC设计 IC 设计
5月2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发布了截至2024年4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财季公司营收为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46.5亿美元;净利润为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8%;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调整后每股收益达到6.12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59美元。英伟达预计,2025财年第二财季的营收将达到280亿美元,上下浮动2%,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266.1亿美元。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英伟达第一财季的营收和利
关键字:
英伟达 芯片 人工智能 GPU 数据
芯原股份近日宣布低功耗 AIoT 芯片设计厂商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炬芯科技, 股票代码:688049.SH)在其高集成度的双模蓝牙智能手表SoC ATS3085S和ATS3089系列中采用了芯原低功耗且功能丰富的2.5D图形处理器(GPU)IP。 炬芯科技的智能手表SoC ATS3085S和ATS3089系列拥有卓越的图形显示性能,采用2D+2.5D双GPU硬件加速配置,支持JPEG硬件解码,具有高帧率、低功耗等特点。该系列SoC以其高集成度,可实现单
关键字:
炬芯 智能手表 芯原 2.5D GPU IP
随着Open
AI等生成式AI应用席卷全球,高性能GPU市场需求持续高涨,英伟达GPU产品供应紧俏,屡屡传出缺货。业界分析,英伟达高性能GPU由台积电制造,采用CoWoS进行封装,但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不足以应对市场对AI的需求。之后台积电积极扩产CoWoS,随着产能补充,英伟达GPU出货量逐渐稳定。不过,GPU缺货问题得到缓解后,AI浪潮又迎来了新的烦恼。近期,Meto CE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对外表示,AI数据中心的GPU缺货问题已在缓解过程中,未来的瓶颈将
关键字:
GPU AI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X 平台人士 @miktdt 发现,英特尔近日向 oneAPI DPC++ 编译器的 LLVM 文档添加了 bmg_g21(Battlemage G21、BMG-G21)核心相关代码。这也是首次有 Battlemage 架构独显相关代码现身该文档,暗示 Battlemage G21 GPU 有望成为英特尔下代独显首发型号。IT之家注意到,文档中将 bmg_g21 的 GPU 架构称为 intel_gpu_20_1_4,与据信
关键字:
英特尔 GPU
AMD现在处于AI芯片市场的第二位,与市场领导者Nvidia竞争。尽管Nvidia是GPU市场的巨头,但AMD已经开始挑战其市场地位。就像在个人电脑和传统服务器芯片领域一样,AMD一直在和行业巨头英特尔进行竞争,这是科技行业中最激烈的竞争之一。但是,即使处于第二位,AMD的股票表现也不错。如今,人工智能的爆炸性增长为AMD和Nvidia之间的竞争创造了舞台,这是另一场科技对决,这一次是将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一个有着将第二名地位转变为强势地位的记录的挑战者相比较。与英特尔的长期竞争相比,AMD的韧性和实
关键字:
ai GPU 英伟达 AMD
AI PC方兴未艾,而除了CPU、GPU、NPU这样的基础硬件,更关键的是应用软件与场景的生态落地。只有从应用上真正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体验,带来真正的便利,AI PC才能取得成功。作为行业执牛耳者,Intel不但率先倡导了AI PC的概念,带来了史上变革最大的酷睿Ultra处理器、大量的AI PC笔记本,领导PC全面进入AI时代,更在生态拓展方面不遗余力地投入。按照Intel的宏图大愿,AI PC 2024年的出货量就会有大约4000万台,而到了2025,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台,走进千家万户。为了
关键字:
Intel CPU GPU NPU
据中国光谷消息,近日,武汉凌久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久微”)研制的GP201图形处理芯片已批量上市。据介绍,凌久微研制的凌久GPU系列产品,突破了多核统一渲染引擎设计、高速片上互连总线设计、低功耗设计、多级存储设计等技术,在国内实现了2D、3D等GPU核心模块的全自主设计,打造了完善的凌久GPU图形与计算生态圈,当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商用计算机、高可靠性电子设备等领域。GPU(图形处理器)是专门在PC、工作站、游戏机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上做图像和图形相关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自主研发一款图形芯片,需
关键字:
GPU 国产 武汉凌久微
韩总统尹锡悦野心勃勃,力拼让韩国成为全球三大AI强国之一。可是据韩媒报导,光是在AI技术战争第一线的大学研究团队就已经惨输,因为经费不足,无法取得辉达最新芯片,只能拿旧款游戏用GPU来凑数。研究人员大叹,其他国家拿着大炮作战,可是他们手中却只有枪。据韩媒《东亚日报》报导,首尔大学、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等负责AI研究的顶尖大学,虽然获得官方选定为政府指定支持对象,但分配到的预算不足,无法充分取得英伟达最新芯片,难以进行以大型语言模型(LLM)为基础的生成式AI研究,只能以收集到的旧款游戏用GPU进行
关键字:
AI芯片 GPU 英伟达
本文整理了一些TCP/IP协议簇中需要必知必会的十大问题,既是面试高频问题,又是程序员必备基础素养。一、TCP/IP模型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下图表示TCP/IP模型与OSI模型各层的对照关系。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最上面的是应用层
关键字:
TCP IP 协议 程序员
25日,北京国际车展火热开幕,锐成芯微携旗下车规级IP亮相车展中国芯展区,并发布应用于wBMS(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车规级蓝牙RF IP。锐成芯微亮相2024北京车展中国芯展区(左)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作为提升电池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正逐渐成为汽车厂商、特别是头部汽车厂商的关注焦点。而车规级蓝牙RF IP作为wBM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了蓝牙的通信能力和RF IP的定位功能,为实现安全可靠的电池管理保驾护航。立足
关键字:
锐成芯微 wBMS 蓝牙RF IP
在Meta发布Llama 3大语言模型的第一时间,英特尔即优化并验证了80亿和700亿参数的Llama 3模型能够在英特尔AI产品组合上运行。在客户端领域,英特尔锐炫™显卡的强大性能让开发者能够轻松在本地运行Llama 3模型,为生成式AI工作负载提供加速。在Llama 3模型的初步测试中,英特尔®酷睿™Ultra H系列处理器展现出了高于普通人阅读速度的输出生成性能,而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其内置的英特尔锐炫GPU,该GPU具有8个Xe核心,以及DP4a AI加速器和高达120 GB/s的系统内存带宽。英特
关键字:
英特尔 锐炫 GPU Llama 3
IT之家 4 月 17 日消息,集邦咨询(TrendForce)近日发布报告,认为英伟达 Blackwell 新平台产品需求看涨,预估带动台积电 2024 年 CoWoS 封装总产能提升逾 150%。英伟达 Blackwell 新平台产品包括 B 系列的 GPU,以及整合英伟达自家 Grace Arm CPU 的 GB200 加速卡等。集邦咨询认为供应链当前非常看好 GB200,预估 2025 年出货量有望超过百万片,在英伟达高端 GPU 中的占比达到 40-50%。英伟达计划下半年交付 GB2
关键字:
英伟达 智能计算 AI GPU
我们不妨去关注Gaudi 3 挑战H200的实际表现和市场接受程度,虽然中国市场几乎不太可能体验到Gaudi 3 但却为国内AI处理器设计厂商提供了正面挑战英伟达 GPU在AI应用霸权的新思路,希望这能为国产AI芯片百花齐放带来有益借鉴。
关键字:
GPU AI Intel Gaudi3
据Digitimes报道,戴尔台湾地区总经理Terence Liao报告称,英伟达(Nvidia)H100 AI GPU的交付周期在过去几个月中已从3-4个月缩短到仅2-3个月(8-12周)。服务器 ODM 显示,与 2023 年相比,供应终于有所缓解,当时几乎不可能获得 Nvidia 的 H100 GPU。尽管交货时间缩短,但Terence Liao表示,对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硬件的需求仍然非常高。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服务器的购买正在取代企业中的通用服务器购买,尽管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成本非常高。但是,他认为采
关键字:
英伟达 H100 GPU
gpu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gpu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gpu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gpu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