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台积电胜诉 中芯或被罚10亿美元

台积电胜诉 中芯或被罚10亿美元

作者: 时间:2009-11-0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双方原本在9月8日集中对决。美国加州法院表示,当日将集中审理双方商业机密诉讼的“全部责任事宜”。截至目前才有上述初步结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597.htm

  中芯显然不会妥协。事实上,它已在大陆展开新反击。前不久,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如何破解“定时炸弹”?

  如何解除这颗可能反复引爆的“定时炸弹”呢?

  中芯当然已正面抗诉,且从技术发展层面展示自身客观成长。比如,当初曾提供给CBN记者一份32页的起诉书。其中提到,在成立时缺乏设施、研发、操作手册及工艺技术、次年首座工厂甚至没安装研发、测试等设备前,依靠区区930万美元预算,中芯竟拥有了0.18微米逻辑工艺。

  它认为这种“闪电速度”,任何新创公司从未有过。中芯依靠“滑稽可笑”的手法,“逐字、逐句、整篇”地抄袭了自己,连错误也不放过。

  中芯反击说,起诉书充满“事实性、常识性错误”,属臆测过度。比如,事实上,2001年年中公司就迁入、安装了机器,当年9月投产。当时代工的是富士通0.22微米存储芯片;至于0.18微米逻辑工艺上马飞速,它表示,这是当年12月来自新加坡特许的技术,2002年8月通过了认证。

  中芯官方表示,与IBM、东芝、高通、博通等巨头的联姻,早已证明公司有服务国际客户的技术能力。之前,它曾获得IBM 45纳米技术,目前双方正在布局40纳米技术。

  但上述直接、正面的抗诉,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手中。中芯持续、正面的行动,只是赢来许多面子上的叫好,但它并没有真正解除持续被“炸”的危险。

  不过,曾担任总裁张忠谋属下的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并没有局限于上述正面斗争方式。多年来,张汝京已经获得绕开“定时炸弹”的路径。那就是淡化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局面,投身大陆市场。

  这是2005年以来,中芯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半导体代工企业的背景。它连续在大陆设立生产基地。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汉、深圳6地完成布局。在潜在产能规模上,甚至接近对手。

  一年多来,它也不断吸引本土客户。截至目前,大中华区业务比例已占35%。2008年新增的115名客户大部分来自大陆。

  这一举动,也开始持续影响中芯管理层的构成。当初,张汝京董事长与总裁一身两兼,但之后本土权威专家王阳元取代了其董事长地位。今年,曾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江上舟成了新董事长。

  江上舟曾是中芯创立时期的支持者,他的到来有望再次为其发展提供帮助。CBN记者获悉,几日前,江已取代俞忠钰,成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

  “中芯不会因为一时的不利宣判而气馁,而会继续秉持帮助中国半导体产业成长发展的决心,全力追求股东与客户的最大利益。”在官方声明中,中芯似乎有意传达着这层意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