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收购风河意在拓展非PC市场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网络版今天刊文称,作为一家硬件厂商,英特尔收购软件开发商风河系统的举动看似意外,实际上却是希望借助这种跨领域并购来拓展日益壮大的“非PC市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5067.htm拓展非PC市场
软件和硬件领域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最近的一个证据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6月4日收购软件厂商风河系统(Wind River Systems)。
该交易总值为8.84亿美元,并有望于今年夏天结束。通过这一交易,英特尔将得以加大对非PC市场的投入。但与此同时,却有可能对长期建立起来的科技业合作伙伴产生影响。另外,也有可能促使软硬件厂商之间达成更多的交易。
多年来,微软等软件厂商与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都各自独立运营。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到智能手机、机器人甚至汽车等更为广泛的设备中,使得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的协作更为紧密。后者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性能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的芯片。一向都以生产硬件以及与之匹配的软件而著称的苹果公司去年也收购了芯片制造商PA Semi。
过去15年间,英特尔已经凭借其软件和服务部门拓展了软件市场,但是该部门主要是为芯片相关产品的销售提供支持,从未创造任何收入。作为全球最大的非PC计算软件制造商,风河系统首席营销官约翰-布鲁格曼(John Bruggeman)说:“我们知道如何创建软件并借此盈利。”
市场潜力巨大
并购风河系统后,英特尔将进一步拓展包括机器人设备、智能无线路由器、车载娱乐系统在内的规模较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直到最近,在英特尔376亿美元的年收入中,从非PC业务中获取的收入仅为10亿美元,比例非常小。所谓非PC计算指的是除智能手机、上网本和传统电脑之外的计算领域。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2007年,该市场的年销售额为9000亿美元,是传统PC市场的4倍。不仅如此,其增长速度也几乎是传统PC市场的2倍。
收购风河系统后,英特尔还有可能将其芯片产品出售给风河系统现有的用户,包括阿尔卡特-朗讯、波音、通用电气、雷神(Raytheon)和三星电子。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ross Research)分析师理查德-威廉斯(Richard Williams)说,如果英特尔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将自己的芯片与风河系统的软件捆绑在一起出售,那就很少会有公司不购买英特尔的产品。对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飞思卡尔、瑞萨科技(Renesas Technology)和德州仪器而言,这将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这一并购还将帮助英特尔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增长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这是一款由谷歌以及包括英特尔和风河系统在内的其他“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成员共同开发的操作系统。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今年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有望增长10倍。到今年年底,将有18款Android手机发布,而风河系统则参与了其中三分之一产品的设计工作。在6月初的Computex行业展会上,英特尔证明了Android可以与其他软件协同运行,但是英特尔目前仍然处于Android开发的边缘地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