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气数将尽?
运行了半个世纪的摩尔定律,是否在几十年中曾经被误解,被神化?是否在现有的市场中已经被上网本这样的事物颠覆?在互联网的云计算时代,是否走向崩溃的边缘?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509.htm英特尔每年都要为它发明的摩尔定律苦恼一阵子.英特尔苦于争辩摩尔定律的寿命.它一会说,定律永远有效;一会又说,还能撑上几年.而最新的表态,则出自英特尔全球董事长贝瑞特.“在今后15年里,这一定律仍会发生作用.”几日前,贝瑞特在北京的IDF上公开演讲时说.贝瑞特下月即将退休,他显然不是在随意发出预言.看上去,摩尔定律已陷入“卡桑德拉式”的厄运预言中了.
摩尔定律濒临破灭
贝瑞特的表态显然十分委婉,听上去觉得,定律还有很长的寿命.15年,对个人来说,毕竟不是一瞬.
但IBM研究员Carl Anderson就十分不客气.上周,他直白地说,摩尔定律已到尽头,即将失效.理由是,各行各业呈爆炸式成长的时代终将告一段落,先是铁路,后是航空业,如今轮到半导体产业了.
更为专业的技术人士,则将失效理由归结为材料与技术的极限,而不在于工艺本身.
制作芯片现有材料是硅.它由50年前的美国人发明.之后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伊斯(之后创立了英特尔)、德仪公司的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路.1965年,摩尔开始宣扬其定律,一般的叙述如此这般:每过18个月,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增长一倍,而价格不变.
1971年,英特尔首个微处理器仅集成2000多个晶体管,而2008年最新的45纳米产品则集成高达2.05亿个晶体管.
半导体产业研究专家莫大康对CBN记者表示,为了降低功耗与制造成本,深度集成仍是行业努力的方向,但这不可能永无止境.用作绝缘材料的二氧化硅,已逼近极限,如继续缩小,将导致漏电、散热等物理瓶颈,数量集成趋势终有终结的一天.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Alain Kaloyeros说,耗电增加、发热难题日益加剧.他嘲笑说,现在芯片每个单元产生的热量,超过了旧式的蒸汽熨斗,以后 “不希望用笔记本电脑去熨裤子”.
事实上,2008年,英特尔推出45纳米工艺前,已备受质疑多年.不过,借助材料突破(替代二氧化硅),它渡过了难关,打通了进军32纳米、22纳米的道路.
但这只是暂时的高兴.新材料在22纳米之后,也将遭受同样的问题.事实上,2005年3月,贝瑞特在美国IDF演讲中也已透露,传统工艺“设想达到的极限”将是5纳米,超越这个极限,将遭遇电流泄漏等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