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邮信科董事长聂能:借助外力努力笑到最后
重庆土壤下的TD芯片龙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060.htm重庆官方此次率团入京招商TD,对重邮信科在过去十年TD方面的努力和成绩做了肯定。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招商会上强调,目前重庆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3G产业发展环境。
黄奇帆指出,近年来,通过对科技产业大力进行政策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迅速,TD产业领先的芯片公司重邮信科曾自主研发出世界上第一部TD-SCDMA样子和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3G手机核心芯片“通芯一号”,也是目前四大TD芯片厂商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邮是四大TD手机芯片厂商中,极少数拥有TD软件协议知识产权的厂商。其自主研发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重庆市政府多年的政策扶持和长远的眼光无疑是重邮信科成长为中国TD芯片研发龙头企业的必要条件。在合理统筹政策资源方面,聂能是行家里手,早年,聂能从人才济济的四川大学毕业,无论是在近20年重庆邮电大学的校长位置上,还是重邮信科掌门人的交椅上,善于统筹内外资源的聂能总能令各种资源优势最大化。也正是这种能力,令重邮信科在TD产业成长期的那些年里,在其他具有外资背景的竞争对手或倒下或转型的前提下,能够承受巨大压力生存下来,并成长为产业链的领头羊。
“在TD没有正式运营之前,在漫长的十年等待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科学地规划资金、政策及技术资源,唯一的结局就是倒下,重邮是一个特例,聂能是一个特例。”一位浸淫TD多年的资深人士如是评价。事实也确实如此,在TD商用前夕,国内另一大TD芯片厂商凯明倒下了,凯明的死去对于整个TD产业链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凯明在倒下前拥有多重外资背景。
重邮信科没有任何外资背景,且专注TD业务。在漫长的TD十年商用等待期中,重邮信科的资金链一直表现良好。这与聂能“量入为出”的策略相符合。
一方面,聂能主张广开源:除了在税收、经营方面,聂能为重邮信科争取到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在资金资源方面,聂能也下足了功夫。仅去年,重庆市政府就有2.8亿元资金注入重邮信科。在寻求政策支持之外,聂能还将目光放在了商业风险投资渠道方面:“我们也不排斥其他风险投资,特别是对于战略合作者,重邮信科都将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和他们加强合作。”
另一方面,聂能还强调严节流:“寻求多方资金支持是为了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但我们不会躺在资金支持上过日子。”10余年来,聂能始终坚持捂紧钱袋子多做事的原则,“重邮信科十年只烧了1.5个亿,目前的资金流也比较丰富,过日子不成问题。主要是发展,以最快的速度去发展。”在聂能看来,企业的归宿并不在于眼前的利益和短暂的繁荣表象,而在于不断创新和进步,最终成为整个产业的领导者,和整个产业共同发展和进步。
高校的产业化样本
聂能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头——“TD叔叔”。
早年间,“TD叔叔”聂能与“TD之父”李世鹤的交情便是源于TD。1998年4月,李世鹤按计划准备提交TD-SCDMA标准给国际电联,在核心网部分,向当时聂能掌门的重庆邮电学院寻求支持。1998年底,重庆邮电学院正式参加了TD标准的制定。重邮向国际电联提交了两条建议,其中一条关于网络方面的建议被国际电联采纳,“我们做出了三个文档,传过去了两个,被采纳了一个,这下真的就有点受宠若惊了。大唐也很高兴,提议纳入他们的统一管理,两家开始全面合作。”
“后来标准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奖单位有大唐、中国移动、电信传输所、我们以及北邮。”回忆起往事,聂能仍一贯的直爽,“其实重邮只是一所学校,以教研开发为主,如果那时没有专门为此成立公司,那么重邮也就只留下TD标准制定的陈旧回忆了。”
重邮校长18年,聂能在招贤揽才、积累发展资金、增强学术力量及兴办实业诸多方面都“不按常理下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2000年将TD产业化——成立了重邮信科。“TD应该要产业化,我们要为中国自主的3G标准出一份力。我当时的想法是,重邮既然参加了这个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哪怕是失败了,也可以培养许多专业人才;如果成功了,对学校的财力和发展的影响将是十分积极的。”
当时的聂能可谓是破釜沉舟,把学校最挣钱的几个校办企业都集合在一起,以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技术为无形资产公开招股,最后成立重邮信科。彼时,将现成的已经可以盈利的校办企业合办成一个商用“遥遥无期”的TD研发企业,压力可想而知。
聂能的破釜沉舟在后续几年收到了成效:2003年,重邮信科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TD-SCDMA实验样机;2005年,重邮信科研制出世界第一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通芯一号”和第一台TD-SCDMA样机,成为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基带芯片、协议栈的唯一一家国内独资企业,如今,重邮信科是国内TD产业龙头芯片厂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