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垄断案以61亿元罚款结案 小米受冲击最大
核心整改措施:不捆绑不强制授权整机收费打折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9747.htm针对专利授权,高通将作出几项重要的整改措施。高通在公告中称:“高通将提供一份清单,单独向中国企业授权3G、4G必要专利,并与其它专利授权分开进行(即专利授权不捆绑)。作为授权谈判的一部分,如果高通寻求从中国许可证持有方获得交叉授权,高通将会与许可证持有方进行真诚地谈判,提供合理对价。”
在以往,业界厂商需要高通的3G、4G的必要专利,高通并不会单独授权,而是提供一揽子专利授权。这就是所谓的“专利捆绑授权”,即在厂商不得不购买高通3G、4G必要专利的情况下,厂商“被迫”购买一揽子专利授权,而购买的授权中包括厂商并不需要的专利授权。在另外一方面,在以往,高通还会在谈判中强制厂商进行“专利交叉授权”,即将厂商自有专利授权给高通。
也就是说,如上提到的被业界抱怨较多的“专利捆绑授权、强制交叉授权”将发生改变。这成为此次改变的核心。
而另外一个方面,按照整机收费的授权原则没有改变,但整机收费的基准将打折,按照终端设备净售价的65%为收费基准。高通公告称,按照这一收费基准,高通将对3G设备(包含多模3G/4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包含3模LTE-TDD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
按照这一整改措施粗略计划,65%收费基准的下降,大概会给手机等终端企业节省35%的专利费支出。根据路透社的统计,整改措施将使高通的专利授权费下降33%。要知道,在过去五年时间里,高通累计专利授权费收入高达300亿美元。三分之一的下降幅度,将给高通的长期业绩发展带来影响。
对中国手机业影响:小米等企业受冲击最大
同时,这一整改措施将给中国手机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因为中国各家手机厂商的专利拥有数量不同,甚至差距巨大,高通“不捆绑、不强制交叉授权”措施将改变中国手机产业的竞争格局。
如上提及的“交叉授权协议”,在以往只要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公司,必须将所持专利授权给高通,并且不得以此专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户征收专利费。即使一些手机厂商使用了别家厂商的专利,只要采购了高通公司的芯片,就不用担心其它厂商的专利授权和收费问题。这等于给一些缺少专利的手机厂商带了一顶“保护伞”,以至于放纵这些手机厂商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并不在专利问题上作出相应的规避。
在以往,这顶“保护伞”因为高通的政策原因,大家是都有的。这位小米等专利缺乏新兴手机厂商带来了好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专利拥有量超过5.2万件,累计专利授权量已超过1.6万件。在这个数字上,小米发明授权仅有10项,OPPO有103项。
而如今,因为高通“强制交叉授权”策略的改变,使得厂商之间有了选择。华为、中兴等厂商,预计将不会签署交叉授权协议,从而节省专利费支出。而小米等新兴厂商,要么选择“不交叉授权”面临其他厂商的专利收费诉求,要么继续选择跟高通签订“交叉授权”协议。
也就是说,无论小米签不签高通的“交叉授权协议”,小米都要比华为、中兴多支出专利费。差别只不过是这专利费是交给高通,还是交给其它手机厂商。而近期,小米在印度收到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则更加凸显了专利问题的紧迫性。
那么,专利将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从而影响手机的成本结构。有分析人士指出,小米的成本优势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专利费支出少。而当专利支出成为必不可少的支出时,在相同配置和成本结构下,小米支出的专利费比华为多,那么小米的成本优势将大大折扣,从而给小米商业模式带来冲击。
2015年,随着手机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行业的洗牌大戏将发生,高通反垄断案无意揭开了第一幕的高潮。
cdma相关文章:cdma原理
高通滤波器相关文章:高通滤波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