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GF接掌IBM半导体 晶圆制造竞局添变数

GF接掌IBM半导体 晶圆制造竞局添变数

作者: 时间:2014-12-30 来源:新电子 收藏

  结合半导体专利 战力大增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477.htm

  半导体技术部门收归后,由于代工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市占已为全球第二,再加上产能,未来是否能够改变全球代工的版图,值得讨论及观察。2013年代工排名如表3所示,第一名为台积电,市占46.3%,格罗方德再加上IBM,市占则为11.1%,合并之后不论在市占、营收等方面依旧难以撼动台积电。但笔者相信,格罗方德愿意与IBM结合,所觊觎的绝不是IBM IC制造的产能,或是对自家公司市占的提升,而是IBM的专利与研发能力。

  

GF接掌IBM半导体 晶圆制造竞局添变数3

 

  以目前立体鳍式电晶体(3D-FinFET)研发为例,即可窥探出IBM的研发能量。为解决过去平面式电晶体漏电流的问题,发展出立体式的电晶体结构,FinFET(英特尔(Intel)称之为Tri-Gate)。目前全球在FinFET设计与制程技术开发的竞争中,英特尔仍为领导厂商,而至今可与英特尔一较高下的,非IBM莫属。

  IBM与英特尔制程技术上最大的差异,则是使用绝缘层覆矽(Silicon On Insulator, SOI)基板,虽然SOI基板较英特尔所使用的块状基板(Bulk Substrate)成本高出许多,但SOI可大幅减少制程步骤,以及降低操作电压达到低功耗晶片的制作效益。 由此可知,IBM所具有的研发能力不可小觑,关于英特尔与IBM的FinFET电晶体剖面图比较如图2所示,目前两种不同的基板各有优缺点,谁可胜出,仍需要时间以及市场上的验证。

  

GF接掌IBM半导体 晶圆制造竞局添变数4

 

  图2 IBM的SOI基板(左)与英特尔的14奈米(右) FinFET切面图比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格罗方德藉由这一桩合并案,将具有优先使用IBM与位于美国纽约州Albany奈米科学暨工程学院(Colleges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NSE)共同研发专案结果的权利,其中令人瞩目的是IBM将与CNSE共同开发的下世代微影技术。

  那么在两家不同企业技术整合方面,目前格罗方德14奈米FinFET制程技术的主要来源为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未来IBM与格罗方德在FinFET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会朝向于支援与整合三星电子的技术,一加一是否大于二?仍有待后续观察。

  但一切事情真会如此的顺利?格罗方德可同时取得众多且强有力的专利权,再加上产能的挹注,却无任何的阻碍或是门槛吗?想当然耳,事实绝不会如此的顺利。不同公司合并,最大的鸿沟为企业文化差异如何融合。

  过去历史上,许多重大合并案的失败原因,皆是来自于企业文化上协调不顺利,导致无法发挥两者结合的最大综效,因此这次格罗方德是否可以顺利融合IBM的技术与人才,相信将会是接下来发展的最大考验。

  文化融合问题待解 新半导体巨人犹未可知

  IBM曾为半导体科技发展的一方霸主,虽然目前仍有许多研发成果与技术引领全球,但由于半导体产业发展需具有规模经济且不断投资先进制程、产能的特性,IBM半导体事业群在此方面落后于其他竞争厂商许多,并于2013年时亏损扩大至7亿美元,故IBM急欲脱手半导体事业群。

  此消息一传出,各大半导体厂商如台积电、格罗方德等厂商跃跃欲试,心中盘算着接收IBM众多先进技术与专利的同时,亦必须接收亏损不小的生产工厂,这样的条件对自家企业未来发展是否有利?最后则由IBM附带15亿美元的条件,将半导体事业群与微电子业务交付予格罗方德,达成初步协议(因未来合并仍需美国与各国主管机关的同意)。

  未来IBM将会以科技、商业与软体服务等为公司主要业务,加速脱离硬体的制造生产。技术发展方面,则以新技术与新材料为发展方向,相信未来在科技研发的道路上仍旧可以看到IBM的影子。

  格罗方德与IBM的合并未来对台湾晶圆代工产业是否会造成影响,最大的观察重点应该是在这两家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否顺利。过去失败的企业合并个案,大部分显示出企业文化上的协调与融合不顺利。台湾必须持续关注未来发展并及早作出因应措施。

  一颗巨星的殒落,或许代表着新星的兴起,未来IBM在没有硬体制造的包袱之下,是否可全心致力于技术、材料等创新,再一次引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IBM 晶圆 格罗方德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