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不是山寨,是山寨选择了联发科
即便是联发科顺利搭上了智能手机的顺风车,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落在多数人的眼里,联发科依旧等同于「山寨」一词的标签。而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 IC Insights 发布的最新数据,在 2013 年度中,所有 IC 设计公司年产值排列的前 25 位中,来自台湾的联发科科技以 45.87 亿美元的产值,首次超过了英伟达,以第 4 位的成绩荣登前 5 列。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46727.htm1、前期的联发科究竟是什么
因为不久后的联发科,面对当时高昂售价的日本 VCD,为此联发科设计了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能够让 VCD 的生产门槛大大降低,于是人们用上价廉物优的光盘机不是梦。以至于后面台湾其他的生产厂商纷纷采用了该系统,即便是东芝、索尼这样的巨头也不例外。在 2000 年左右,联发科已经凭借超过 50% 市场份额,彻底颠覆了被日本公司控制的 VCD 市场,也就让联发科成为当时 CD-ROM 的第一厂商。
后面的几年时间,联发科以相同的模式进军 DVD 以及电视机芯片市场,同样获得相应的成功和发展。再往后面,发展遇到瓶颈的联发科开始进军功能手机市场,在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三星、爱立信等主导的手机天下,联发科推出的手机平台解决方案,又一次冲击了这些国际手机品牌把控手机价格的寡头模式。低价策略,让低端的山寨机市场开始了野蛮生长,开始了手机定价的破冰之旅。
联发科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早几年也就是 2011 年开始,在国产手机处于风口腾飞的状态下,主打中低端市场推出了 Android 机型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因为联发科知道,大部分,尤其是刚起步不久的国内手机厂商,实际开发经验不足,面对联发科提供的所谓「一站式解决方案」不可能不动心。
3、依旧高速发展中的联发科
其次,联发科的实力真心不低,作为全球前四的 IC 设计公司,被迫打上「山寨」的标签,联发科自己又能去找谁哭诉?拿现在的产品来说,联发科的成功模式在于平衡成本、技术、时间以及客户的开发难度,但是这几点的实施难度远比外界所想象的还要困难。尤其是成本控制,要做到极致的话,其实要比做高端产品还困难。
其实,就连高通,也是挺眼红联发科的低端市场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