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赴美合并格罗方德?英特尔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据日媒稍早报导,作为中国台湾晶圆代工第二名的联电,正与美国半导体巨头、全球第5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探索合并的可能性。 联电虽予以否认,表示没有合并案在进行中,但业界认为,如果联电能与英特尔合并,不但互补性较高,也较有市场竞争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4/468995.htm日经亚洲报导指出,格罗方德疑似与联电洽谈合并可能性,一旦成功,产能将横跨亚洲、美国与欧洲,有望成为全球第2大晶圆代工业者,仅次于台积电。 消息人士甚至表示,格罗方德已与美国和中国台湾政府官员接触,2家芯片制造商于2年前曾讨论过结盟方案,但并未达成共识。若此次合并成功,将提供市场另一项选择。不过业界点名指出,格罗方德与联电都专注于成熟制程代工,合并只是让规模变大,未必能带来明显的互补效应或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中东财团对格罗方德的投入逐渐减少,退出最先进工艺研发的格罗方德从业务规模上很难再有提升的空间,而成熟制程工艺对成本要求更高,格罗方德在这方面的缺乏足够竞争力,目前主要的市场业务增长点只能聚焦在特种工艺层面。考虑到联电和格罗方德现在代工市场份额均出现下滑,业绩营收基本一致,两家合并后极大概率出现1+1<2的情况,重现当年格罗方德将特许半导体与原有AMD业务合并之后的情况。
基于这个原因,半导体业界建议,如果真的要与同业合并,英特尔比格罗方德更有价值。由于联电先前曾与英特尔合作12纳米平台,因此建议联电可以找英特尔合并,双方的互补性较高,英特尔有深厚的技术底子,而联电有代工服务的经验,将英特尔现有的制造业务与联电进行合并,不仅保全了英特尔代工业务的控制权,还能借助老牌代工厂联电的服务体系,集中在美国进行先进工艺的生产,在中国台湾进行成熟工艺的生产,新合并的企业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有意加强半导体供应链韧性,英特尔新任执行长陈立武也野心勃勃强调将坚守晶圆代工事业,不少业界人士预估,芯片业可能开启新一波整并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