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拿下印度40%市场之后,展锐如何迈向“数一数二”芯片公司?

拿下印度40%市场之后,展锐如何迈向“数一数二”芯片公司?

作者: 时间:2018-06-28 来源:芯智讯 收藏
编者按:曾学忠执掌紫光展锐之后,就提出了“数一数二”的战略,即带领展锐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芯片设计巨头。从具体策略来说,就是“夯实低端市场,同时稳步进入中高端,5G改变格局”。

  稳步进入中高端市场,5G改变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6/382372.htm

  虽然中低端市场一直是的主力市场,但是在过去的一两年里,也推出了16nm工艺的SC9860、英特尔14nm工艺的SC9861G-IA等冲击中高端市场的产品,虽然成效有限,但对于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曾学忠坦言:“我们在产品上,坦率说真正的高端还没有,但是我们新推出的SC9863,其实你做两千多元的产品也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们现在夯实低端的同时,中高端的产品也是在逐步加强的。以SC9863为例,性能表现不俗,支持AI,支持多种配置,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也有更多的卖点。实际上,我们的SC9863是把很多的高端机型才有的功能带到了中端的普及型产品中,这相当于是一种降维竞争策略。等到我们后续的更高制程工艺,更新的5G产品出来,我们的高端产品线也将进一步补足。”

  在制程工艺方面,据了解,明年紫光展锐主流的产品将会采用12nm工艺,后年会有7nm工艺的产品。而在代工厂商的选择上,会选择最为主流的台积电。

  而面对5G时代的即将来临,紫光展锐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拿下印度40%市场之后,展锐如何迈向“数一数二”芯片公司?


  据介绍,在关键的5G技术研发上,紫光展锐目前也已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已经率先完成了5G原型机的开发,并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方案验证中,于2017年10月成功完成了与华为5G原型基站的互操作对接测试(IODT),这标志着紫光展锐在加速5G标淮化及商用化进程上与国际一流水平保持同步。同时,紫光展锐已与多家设备厂商合作,积极推进第三阶段技术验证,开展基于3GPP R15规范的技术研发工作。

  在日前的IMT-2020(5G)峰会上,紫光展锐首席运营官王靖明也表示,紫光展锐正紧跟5G标准,在全部打通5G互联互通测试后,将快速开始5G流片,确保支持第一波5G手机上市。

  根据规划,紫光展锐将于2018年内推出首款5G芯片,2019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商用的5G手机平台,实现与5G移动网络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场。

  “ 从过去不管是2G、3G、4G,我都在不断在缩小跟世界巨头的差距,5G我们已经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所有我们要豪赌5G,力争在5G时代改变格局。”曾学忠还透露:“在5G方面,我近期见了很多国内的品牌,他们非常有兴趣,我相信后续一定会有国内品牌愿意跟我们合作。”

  “自主创新 国际合作”双轮驱动

  要想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芯片设计企业,自主创新无疑是核心驱动力。而自主研发也一直是紫光展锐始终坚持的。

  根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紫光展锐申请的国内外专利累计已超过3500项,并且还曾先后5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同时,紫光展锐也有持续参与到国家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的规划以及实施,获批数十项国家及地方科技专项任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紫光展锐还推出了中国首款拥有自主嵌入式CPU关键技术的LTE手机芯片平台SC9850KH,成为继高通、苹果后,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通用CPU关键技术的公司,真正实现芯片层面的安全自主可控,奠定了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基础。


拿下印度40%市场之后,展锐如何迈向“数一数二”芯片公司?


  根据之前芯智讯采访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展锐拿了Arm的指令集授权,这款SC9850KH似乎是基于Arm Cortex-A53架构重新设计而来,虽然是四核心CPU的架构,但是可以在同样的四核Cortex-A53的面积下,实现六核Cortex-A53的性能。

  对于这款芯片的特殊意义,曾学忠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以造车为例,Arm的指令集就相当于一个发动机的设计标准,Arm的CPU IP则相当于设计好的发动机。我们原来做芯片则相当于是买他的发动机来做整车。我们现在的自主的CPU,则是用了他的标准,但是发动机是自己做的。而有了自己的制造发动机的能力,别人就很难卡住你的脖子了。”所以,自主CPU将是展锐接下来一定要持续做下去的,这也是未来展锐冲击高端市场的一个利器。

  当然,自主设计也并不是“闭门造车”,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Arm先进的CPU架构,展锐也会继续采用。同时,展锐还会继续与英特尔在X86架构CPU上进行合作。

  这也使得展锐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三大CPU内核技术的移动通信芯片企业,包括基于ARM CPU内核、基于Intel Airmont架构的内核以及自主可控的高性能低功耗CPU技术。

  “展锐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你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人家理都不理你,靠化缘是化不来的。同时,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种合作不能是单纯的买卖合作,而是要有‘血脉关系’。比如英特尔本身就是展锐的第二大股东。 与英特尔的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展锐冲击高端市场,同时也能够借助英特尔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帮助展锐加速全球化。这种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紫光展锐的全球化战略

  要想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芯片设计企业,不仅需要坚持自主研发 国际合作,推出更出色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提升品牌形象。

  不久前,紫光展锐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标识,将Spreadtrum与RDA的英文品牌统一为“UNISOC”,寓意着You need SOC。此外,UNISOC由两部分组成:UNI及SOC。其中UNI具有4层含义:Unique(独具匠芯创不凡)、Universal(智领全球芯无界)、Unicore(汇存高远芯聚力)、Unimpact(创新赋能芯引力);而SOC兼具双重含义:System On Chip(泛芯片的领航者)、Semiconductor Of China(中国芯的领军者)。

  在此次的印度发布会上,紫光展锐也携手印度的合作伙伴,共同点亮了“UNISOC”这个新品牌,正式宣告UNISOC品牌进军全球市场。

  而除了印度市场之外,紫光展锐此前也已经进入了美洲、亚洲、澳洲和非洲等市场,并与当地的运营商及品牌达成了合作。比如此前基于展锐芯片方案的智能手机就曾中标非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MTN的2016年第三季度采购标案。此前,缅甸最大运营商MPT推出的M40、M50旗舰智能机,巴西手机制造商Rockcel发布的Quartzo智能手机也有采用展锐的芯片方案。此外,据曾学忠透露,展锐还将进军欧洲市场。

  在团队建设方面,曾学忠表示展锐的团队也是非常的全球化的。目前在展锐的高管团队当中,主要有四类人:一类是美国白人 ;一类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一类是海归,很多还是千人计划;还有一类是国内本土历练成长起来的。可以说这样的管理团队结构是非常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

  曾学忠表示:“我们展锐就是要打造一个更加全球化的企业,源自上海,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在主流手机大品牌的合作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三星、诺基亚之外,还积极谋求与国内的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大厂商合作。确实,虽然目前在印度市场,展锐拿下了40%的市场,但是与展锐合作的国产手机厂商却很少。在曾学忠看来,他们其实还是带着对展锐产品品质的偏见,认为展锐产品的品质不行。

  “除了三星、诺基亚,其实华为、OPPO、vivo也用了一部分我们的产品,不过不是手机芯片,而是IoT芯片,而之前小米的一款红米手机也曾用过我们的芯片。可以说,经过三星、华为几年下来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我们的高压,其实我们对于品质的管控也提升了很多。之前,我们还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了A系列手机,并且获得了中国移动的最高奖——质量奖。所以在品质这一块,我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有信心。此外,我们内部研发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我们有4500员工,90%都是研发。对于进入这些国内的一线品牌,达到他们的标准,我们非常有信心。”曾学忠非常肯定的说到:“只要他们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展锐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