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率和低功耗物联网芯片兴起 谁将跻身第一阵营?
2015年在国内IC设计公司中跻身前三甲的中兴微电子,在5G成行业新引擎、物联网方兴未艾的节点上,中兴微电子又有哪些新的布局和策略?未来如何在市场中持续保持优势?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兴微电子(以下简称中兴微)手机芯片规划部市场总监周晋。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317.htm
图:中兴微电子手机芯片规划部市场总监周晋
持续发力物联网NB-IoT
在通信和物联网领域已耕耘多年的中兴微,也在强力发挥“尽精微、致广大”的潜能。
对于物联网多方面的需求,周晋认为主要侧重点在于速率,而从速率需求来看,一是高速率,比如视频回传、电动汽车高速率的数据下载和在线升级等。目前行业采用CAT-3、CAT-4的产品比较多,未来CAT-6甚至CAT-12的需求会逐步得到提升,这一高速率需求会延续到5G时代。二是低功耗。在一些物联网的场景下,对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终端的需求更为明确, 2G/3G/4G、WLAN及其他无线技术都无法满足这些挑战, 而最近兴起的NB-IoT可满足这些物联网场景的需求。中兴微在NB-IoT芯片领域在重点攻关,积极布局。
周晋介绍说,今年6月中兴微联合中国移动打通了基站到NB-IoT终端的信令流程,9月发布NB-IoT原型芯片和模组,并在最近的北京国际通信展展出,计划明年第二季度发布NB-IoT商用芯片。
而射灯智能化后,员工可以直接在地上远程实现射灯的左右位移与角度调整,甚至能针对不同的活动做差异化灯光聚焦,代表产品有云知光的全自动轨道LED射灯。
开放+共赢 打造物联网生态链
物联网的生态与移动通信行业不同,需着力构建不同细分行业的生态链。周晋提到,中兴微对物联网的需求有深入理解,NB-IoT技术将渗透到各行各业,比如智能抄表、智能物流、智能农业等,中兴微一方面将在各行各业选择领先者,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集成应用,共同推动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与一些平台型公司、互联网企业,共同推动云平台的服务。
他进一步提到,中兴微将在每一行业寻求到最好的合作伙伴,在各个行业开始突破。然后一个行业进行一个试点,然后再和运营商一起推广。中兴微将秉承开放的、合作的态度,与合作伙伴一起谋求共赢。
而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周晋认为,全球对5G高速率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在低功耗需求方面有所差别。美国比较关注CAT-M,ATT、Verizon等运营商对CAT-M的重视程度高于NB-IoT,而中国、东亚、欧洲比较关注NB-IoT。因而东亚和欧洲可能先布局NB-IoT,再部署CAT-M。
中兴微的快速“作战”能力已得到了市场正面反馈。周晋提到,目前已有合作伙伴将中兴微NB-IOT芯片集成到一个地磁传感器,用于停车检测,车停哪儿或者车何时开走都可探知,目前已完成测试,在做相关应用层面的调试,明年第二季度将正式商用。
虽然业界已有诸多厂商在布局NB-IoT芯片,但周晋分析认为,中兴微的优势在于,一是时间进度领先,二是专门开发NB-IoT芯片而不是直接基于LTE芯片来开发,更有利于功耗和成本的最优化。三是核心算法。NB-IoT如何将功耗做到最低,5G如何提升高速率,算法是很关键的。而中兴微的核心优势就是拥有自主研发的通信算法。“业界乐观估计2020年物联网的连接数将达到700亿,中国可能占100亿,希望中兴微的出货量能占到二成以上。”周晋表示。
加强自主开发 未来挺进全球前十
产品覆盖“云管端”全部领域的中兴微,经过20年来在通信芯片设计领域的深耕,如今在诸多领域均排名前列。周晋举例说,比如xPON芯片的出货量已经是全球前三,承载网芯片也在前列等。此外,从2014年起,中兴微电子正式开始从中兴内部走向前台,不仅为中兴内部提供自研终端芯片,同时也向外部客户提供4G多模芯片解决方案、固网终端芯片解决方案、数字多媒体芯片解决方案。
对于中兴微的成功之道,周晋总结认为,一是坚持自主研发。20年来中兴微一直坚持通信芯片自主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通信算法设计与仿真、SoC和协议栈开发经验。二是走国际化路线。中兴微芯片是面向全球市场销售的。2015年研发的WCDMA多模芯片,可满足全球不同制式和频段的需求,已销至十多个国家。三是持续创新。如在新兴的CAT-M层面,中兴微技术预研已经完成,中兴微将持续创新。
通过坚持自主开发,中兴微在专利布局方面也积累丰厚,专利申请数位居中国前列。“未来在NB-IoT、5G层面,我们也将加强布局,在专利上达到全球领先。”周晋表示。
经过20年来的自发内生性增长,中兴微矗立在物联网和5G的新浪潮中,对未来也有清晰的判断。“中兴微的定位是做中国最好的通信芯片设计公司。而作为一家芯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体现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兴微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保持数据类终端芯片领先的同时,不断增强在物联网芯片、5G芯片的研发实力,在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层面保持主导地位。”周晋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