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业界动态 > 解读实现中国存储器梦的三条路径

解读实现中国存储器梦的三条路径

作者: 时间:2016-08-09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收藏
编者按:中中国下决心做存储器芯片,是个特别重大,而又十分艰难的决定,国存储器业要取得成功,总体上产业发展有三条路径,研发,兼并及合资,合作都是十分有效,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一定进展,但是情况也有些变化,这一切唯有通过研发的早日成功,才能扭转被动的局面。

  自主研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227.htm

  这是一条最为艰难之路,因为仔细思考目前除了有钱,技术与人材都不具备,再加上全球垄断,西方处处堵截我们,因此中国只有狠下一条心,丢掉一切幻想,加强自主研发,为国家争一口气。

  但是科学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规律,因此需要人材,投入及时间。目前第一阶段的目标是2018年,100,000片产能,量产32层3D 闪存。

  摆在首位的肯定是技术上迅速的突破,新芯至少要过32层,多少纳米制程尚不清楚。技术上能突破是新芯的立足之本。

  中国业发展可能分成三步:第一步是尽快的研发成功,早日量产:第二步是提高制程技术,并迅速的降低成本;第三步在全球的下降周期时逆势的扩充产能,缩小差距。

  看似简单的步骤,执行起来经常会受到各种干扰,因此贵在坚持。从此点上赵董事长有长处,西北汉子的性格,能勇往直前,迅速作出决断。然而中国半导体业尚处在非完全市场经济阶段,有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一定会导入,让企业左右为难,但是最终一定要作出抉择。

  尤其是当企业出现亏损时,而且是连续数年之后,还要能说服自己,及股东能继续的投资,需要铁婉式的决断。

  近期魏少军博士讲,存储器项目最困难的是项目启动的三年之后。那时生产线己经开通,关键要产出有竞争力的市场产品。否则尽管产品生产很多,库存也很大,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存储器业的特征就是起伏大,价格下降快,不是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面临亏损的几率是非常大。

  所以赵董事长的角色并不好当,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投资的股民谋福利,有时是个互相矛盾的事。

  中国发展存储器业是国策,是块硬骨头,目前己无退路,只有向前挺进。现阶段各种模式都可以尝试一下,从目前的态势肯定走自主研发道路的风险要更大些,因此要集中国内的最顶级人材,也可学习台积电的“夜鶯部队”方式,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努力攻克它,但是相信只有通过自主研发的成果才是属于自己的。

  另外合资发展的模式可能相对易行,两岸合作实现双赢是大势所趋,它对于中国能早日产出存储器芯片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存储器 NAN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